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同济大学就业信息网,同济大学就业

同济大学就业信息网,同济大学就业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8 18:20:27 编辑:管理经验 手机版

1,同济大学就业

土木工程 汽车 城市规划 不过分数很高 同济的海洋很好 是国家重点学科的 桥梁当然也是很有名气的 以前李国豪是校长嘛 经济管理学院一般拉 上海的还是交大比较好 而且现在即将拆成 经院和管院了 北京考这分数不会很高啊 不过千万别考文法了 实在学不到太多东西的 还是考理工的吧

同济大学就业

2,山东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用户名和密码忘了怎么

打电话打你的学校,告诉主办老师,你们老师肯定会留联系方式的,老师就会给你注册过的账号取消掉,然后你再申请一次就行了,这次可别再忘了。一般老师的态度不会太好,不过,谁让咱忘了呢~
打电话给那个高校毕业生就业网就行,我去年也忘记了,打电话过去,人给查的,可能要提供毕业证复印件,如果要的话传真过去就行,很简单的。希望能帮到你。
我的也忘掉过,我就打电话给学校的招生办,说姓名老师就给查的
有找回密码呢,你按照上面说的一步一步来,会把密码发你邮箱来

山东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用户名和密码忘了怎么办

3,同济大学就业情况怎么样

我是同济的学生,而且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我个人理解是这样的。 1、在上海地区,就业率和起薪水平综合来看,交大第一、财大第二、上外第三、复旦第四、同济第五; 2、还是要看你的专业,不同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同。 3、看你的成绩和综合能力,如果综合能力很强的话,好工作还是不愁找不到的。 既来之,则安之。本人从同济大学毕业多年了,觉得同济的沉稳踏实的学风深深地影响着我,学生的底蕴和综合能力要强于上财和上外等专业类的高校。
同济的音乐系啊,是小班教学,每届就几个人,说不定还不上两位数。男生非常少,就一两个。就业啊,还是不错的。因为,人少嘛。不过专业总的来说不是特别强势。好处的话就以下几点:1.地势好,在上海,而且音乐系在本部,大门口就是地铁10号线,二十五分钟到人民广场南京路,七分钟到五角场商业圈,上海的艺术气息很浓。2,和美国的卡耐基梅隆大学有合作3.总之算个名校嘛。不过也有些缺点的:老师人也不多的,专业也不是特别强,你别指望能和上音什么的比;就业不是特别对口,想有学长就随便进了个什么艺术公司,不是说真能进这个团那个团当艺术家的,不过好歹能就业吧……你权衡一下,希望的对你有帮助。

同济大学就业情况怎么样

4,同济大学有几个附属医院

同济大学有10个附属医院,分别是上海市同济医院、上海市天佑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杨浦中心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下图为上海市天佑医院 扩展资料: 在同济大学的10个附属医院中,上海市同济医院、上海市天佑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是综合类三级甲等医院,上海市杨浦中心医院是综合类三级乙等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是专科类三级甲等医院。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同济大学
附属医院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 附属医院(筹) 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筹) 同济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筹) 同济大学附属浦东精神卫生中心(筹) 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筹) 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筹) 同济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筹)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筹) 同济大学附属蓝十字脑科医院(筹)。 来自同济大学医学院官网。
附属医院一共有六家:第十人民医院,天佑医院,第一妇婴保健院,东方医院,同济医院,肺科医院。
同济大学附属共6所医院: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同济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

5,同济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怎么样

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当之无愧的国内一流大学,整体就业情况是很好的,起码排在全国前列的。 其中土木、建筑等领域更是同济的王牌学科,就业是国内最好的。
刚刚毕业的武大毕业生来谈谈.我是武大文学院的,我们专业读研近半,去北大的两个,人大的一个,本校十多个,一个英国一个日本一个香港科技大学一个香港中文大学,工作的人基本在机关单位和教育机构,进国企私企的话年薪基本十万左右(当然是在本校的影响范围之内),就业在华中地区乃至华东华南都不愁.我们文学院是小院都能有关系让江苏电视台多给两个编制,更不用说经管院和法学院这样的大院系.我们学校在华中的影响力非常大,如果你去上海,你要面临复旦,交大,乃至北大,清华,南大南开各种优秀人才的竞争.总而言之,在华中竞争压力小,上海竞争压力大,如果你很优秀,高中已经获得很多省级国家级荣誉,还是去上海吧,机会多,总有机会让你展现自己的才华的魅力.如果你内向沉默,不爱参加集体活动,那你去上海只能成为配衬,除非你有信心改变自己.当然我的意思也不是说武大不优秀,我只是强调,在武大的影响范围之内你面临的压力较小.如果你家里有一定的关系和影响,你可以考虑去上海,那里活动和机会都比武大多.另外我不知道为什么别人不推荐武大.我猜想,可能是地域因素,武大对北方的影响力不大.武大不仅文科强,而且理工科也很厉害,测绘全国第一,水利全国第三,这个是公认的.文科主要是经济和法学强,当然文史哲也都是老牌了,包括社会学,在全国排名还不错.别的专业就不敢说了.同济大学的文科,也就经济类好点,如果你进不去,那就呵呵了.当然同济大学在上海是很受认可的.不过以后找工作的话,学校只是一个敲门砖,还要看你个人素质怎么样.武大比同济稍微好点,如果你是同济文科生,本身又不够出色,hr会怎么看你?专业比不过人家,学校牌子比不过人家,总结,如果你想去上海,但是你进不了同济经管院,那么就别去.人家不推荐武大,只是因为对武大不了解.

6,计算机哪个专业最吃香

计算机比较吃香的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网络工程专业、信息安全专业、物联网专业、人工智能专业(研究生)。

计算机比较吃香的专业: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方向、网络技术方向、信息安全方向)

主要课程:汇编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技术、Java高级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电子技术、局域网与组网技术、TCP/IP与广域网、Linux基础及技术、网络管理与维护、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信息安全概论、现代密码学、入侵检测与安全扫描、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治、信息安全技术、容错与可信恢复技术等。

就业方向:在企业、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工程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等工作,或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

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主要课程:模拟和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电子技术自动化、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算法与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应用、现代通信技术、传感器与测量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到企事业单位、行政、教育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信息的维护与管理工作;也可在现代制造业、通信行业、IT企业从事电子设备与系统的研制、生产,通信技术的应用开发工作。

3、软件工程专业

这个专业是近几年大学就业质量最好的专业之一,也是近几年报考人数比较多的工科类专业之一,几乎都能排在前列的位置,可以说如果实在是不知道选择什么专业,报考软件工程专业就是比较吃香的。毕竟软件工程就业针对性强,需求量大。唯一的缺点就是学费会贵一点;

4、网络工程专业

网络工程的就业面挺广的,发展前景也很不错。可能很多人对这个专业的第一印象就是电脑维修,其实这个专业在计算机类专业中具有一定的难度,想要学好还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但就业率很不错,毕业生也是很吃香的。

5、信息安全专业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个人信息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个人信息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被泄露了,让人们感到很是惶恐,这时候就需要专业的人士来维护人们的信息安全,这也就造就了信息安全专业的吃香,社会上对于这类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而且是供不应求,所以这个专业是很吃香的,就业也非常的乐观,最重要的是薪资还很高。

6、物联网专业

物联网专业虽然并不算是一个新的专业,但是在当前5G通信和产业互联网的推动下,物联网专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物联网专业的知识结构也有所调整),未来物联网领域将陆续释放出大量的创新机会,所以可以重点关注一下物联网专业。

7、人工智能专业

最近几年人工智能的热度非常大,很多大学也在逐渐开设这类专业,当然也因为很热门,导致很多学生盲目报考。实际上这类专业最好是报考有一定实力的大学比较好,市场上比较缺的还是高学历高素质的毕业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是产业互联网阶段的核心技术,所以会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对于从业者知识结构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建议人工智能专业的本科生读一下研究生。

7,找工作平台哪个靠谱

找工作的网站非常多,比较靠谱的有:前程无忧、智联招聘、58同城、赶集网、boss直聘等。这些网站都是注册过了的,在其发布招聘信息的公司,也都是在相关部门注册的过,但是在找工作的时候,也要注意相关的信息发布的实不实际,现在有部分的公司,在网上发布的信息不是真实的,对给一些人造成表面的浮华,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在在网上查一下。

网络求职是广大求职者找工作的一种重要途径,也称为“网申”;由于科技的发展,信息的网络化日益显著;网络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生活、招聘、求职必不可少的帮手;所以在网上找工作也已经成为广大求职者必选途径。一般求职过程,招聘企业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所以遇到以任何名义收费的,基本都是骗子企业。网络上还有一些以十字绣外包,笔件组装为名的兼职工作,让求职者可以在家完成,其实也是骗钱的,在收取保证金等一些费用后,最后会以各种名义说做的不好,不予结算付费。这些都是求职者需要警惕和留心的。

找工作比较靠谱的平台如下:

1、前程无忧是成立于中国的一家互联网企业其APP有职位发现以及职位搜索功能,支持一键刷新简历,对于在线简历拥有谁看过我的功能,同时支持薪酬查询功能,还有校园招聘会可以在线寻找心仪的工作。

2、智联招聘是一个拥有众多招聘选择的求职APP,拥有职位推荐功能,可以在线搜索附近职位,同时可以屏蔽相关企业,支持HR约聊,双方可以在线进行沟通。

3、58同城这个网站也是比较靠谱的,不过上面招聘的信息比较少,但比较真实,这个上面招聘的岗位比较广,适合于广大群众,中高级别的岗位相对来说较少一些。

4、赶集网APP是一款信息量覆盖面较为广泛的信息平台,拥有较多的工作岗位可以进行选择,主要有以下特色功能:老板直聘、工作地域选择、优选工作以及猜你喜欢四个工作特色功能。

5、Boss直聘与其他招聘软件类似,可以除了在线搜索相关的企业之外,其主要功能是支持在线交流,可以在线交流工作相关岗位的信息。

注意事项:

1、不要登录非正规的网站 。在校大学生应尽量在高校就业网上寻找满意的职位。

2、不要向任何网上“雇主”发送自己的某些个人重要资料。例如身份证号码、信用卡号。

3、不要盲目地发送自己的简历。自己要有准确的定位,否则接下来的面试会让你应接不暇。

4、不要同时应聘同一单位的数个不同岗位。这样做容易给招聘单位留下随意的不良印象。

5、不要以同一份简历来应聘不同的公司。针对不同的要求 ,写几句量身定做的求职语句。

6、不要申请不符合自己实力的职位。如果条件仅有一至两项符合的话,很可能第一轮就被刷了下来。

7、不要以附件的形式来发送求职简历。因某些招聘单位的电脑无法打开附件,可以选择纯文本格式发送。

8、不要以很高的频率发送简历。这种行为很可能引起招聘单位的反感从而过滤掉你的邮件。

9、要忽视已经发送的简历。最好对发出的简历做一份跟踪档案,分类并随时关注它的进展。

10、不要因为没有回音而过分焦虑。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机会。

8,09年的就业情况怎么样啊

自9月16日“雷曼”倒闭以来,很多刚刚进入求职期的大四学生被一种悲观的情绪包围着,一些学生甚至放弃找工作而改去考研。但从“十一”之后,进入2009年校园招聘企业宣讲会密集期来看,一些高校每天都有2-4场,就业形势虽然不比去年,但也没预想的那么糟糕。   预期跌至谷底学生“急转弯”,弃就业考研   9月16日,上海各高校开学仅一两周时间,新一届的大四学生刚怀着些许忐忑进入求职期时,大洋彼岸传来“雷曼”倒闭的消息。复旦大学BBS上,立即有学生发帖“断言”:“今年的就业形势好不了了。”   此后,负面消息不断,且不断升级,校园里的焦虑情绪也与日俱增,尤其对投行等金融机构,更是持悲观态度。10月4日,有学生发帖问:“经过了这次金融风暴,摩根和高盛的招聘信息还有效么?”学生们纷纷议论,估计投行们今年不会来校园招聘了。   10月10日,复旦BBS上发布了一条摩根士丹利(中国)复旦宣讲会将于16日下午举行的消息,学生的第一个跟帖是“乌鸦一下,16号不一定来得了。”随后有同学贴出了头天全球股市的“惨状行情”。在同济大学BBS上,也有同学跟帖问:“大摩还招,真的假的?”   在对就业形势十分悲观的预期下,一些学生来了个180度的“急转弯”——放弃找工作,争取直研或者考研。“今年我们学院直研的学生都要挤破头了。”复旦某学院负责毕业生工作的老师说。同济大学学生小陆也是开学后临时决定考研,“我的很多同学上学期就开始准备了,我也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但我对找到工作实在没信心了”。   企业如约而至裁员不等于不招新人   “经济形势确实让学生很恐慌,但就目前来看,情况比预期的要好些。”复旦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张生妹告诉记者,除了雷曼(中国)取消了原定的宣讲会外,其他企业都如约而至,企业的质量和数量和往年相比没有什么差别。   在10月15日复旦举行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宣讲会上,学生在门口就能领取到明确写有招聘职位和实习岗位的材料。在摩根士丹利(中国)的宣讲会上,企业宣讲人开门见山说:“我们一会儿会用具体的职位和数字来证明,我们是来招人的。”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职业发展中心主任黄智颖认为,企业裁员不等于不招新人,“从我接触的企业来看,一些企业确实在裁员,但他们也同时在招新,甚至是裁多少招多少。据企业相关人士说,用人成本并不是最根本的考虑,关键是借此机会能够找到更合适自身企业发展的人选”。黄智颖透露,一些投行对中国的业务还是非常有信心的,表示招聘数不会比去年差,“要知道,去年是投行招得最多的一年”。   从目前已经启动校园招聘的企业来看,投行等金融机构的招聘量会有所减少,但也并非全部,例如渣打银行就透露,2009年的校园招聘人数将与去年持平。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招聘情况还可能好于去年,例如毕马威2009年的校园招聘计划比2008年的1800人增加200人。   存在诸多变数积极面对是正道   不过,目前对2009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复旦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唐晓林表示,目前一切的工作都在正常运转中,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企业招聘仍存在很大的变数。同济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徐迅也表示,尽管企业宣讲会没有减少,但还是要看最终的招聘结果。   就业指导老师均表示,不管就业形势如何,学生们都要避免产生恐慌心理,不知所措和焦虑不安都无益于成功求职。还是要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争取各种机会。
不是太好~~可能很多人找不到工作
竞争会很激烈
往年累积下来的待业人员和09年的毕业生综合在一起,是个庞大的数字,找工作是越来越困难,不过国家也在采取积极措施来帮助我们, 对自己自信点吧,机会需要我们自己去把握的

9,改完名字我们就是一流大学了

你分得清东华大学、西华大学、南华大学和北华大学吗?

分不清也不是你的问题,因为这些校名难说得上有什么传承。东华大学改名前叫中国纺织大学,西华大学的前一个名字是四川工业学院,南华大学是由中南工学院和衡阳医学院合并而来,北华大学的出身就更多元了。

中国高校的名字缺乏继承性,与高校热衷改名有关。每年在教育部网站公示的新校名都有几十个,不时还会有高校为了校名的归属权吵起来。

中国有多少高校改过名?改名的原因又是什么?

高校改名的套路

中国高校有多爱改名?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名单,截止至2017年5月底,中国共有1243所本科院校(不含港澳台)。其中,794所高校在1981年后至少改过一次名字,改了两次、三次名的学校也不在少数,而剩下的学校里,还有324所是在1981年后才成立的。

这意味着,从1981年到2017年,仅有125所大学的校名传承至今。

(点击查看大图)???

以教育资源大省江苏为例,2017年时,该省共有77所本科院校,而自1981年后没改过名的,只有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和南京体育学院3所院校。

至于校名怎么改,基本可以分成四类:一是升级换后缀,如学院改大学;二是独立院校变动,与母体学校脱钩;三是改更换地域名;四是更换专业名。

而在这四类改名方法中,最常见的就是改后缀。

(点击查看大图)???

从学院升大学,或是从职业学院升为学院,是很多学校追求的目标,毕竟它最能彰显办学实力。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无论是全日制大学,还是高等职业学校,都有相应的设置标准。

如称大学的,须满足“在文科、政法、财经、理科、工科、医药等八个学科门类中,以三个以上不同学科为主要学科;全日制在校学生计划规模在五千人以上”等等条件。

天津师范学院在1982年升格为天津师范大学时,时任校长李继之在庆祝会上说,学校经过多年苦心经营,早已摆脱了“底子薄、条件差” 的情况,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名正言顺”。

但也有少数学校选择了“降级”。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被誉为“中国医学殿堂”,1959年就名字里带“大学”。但在2007年时,为与清华大学合作办学,这所学校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直接进入了“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行列,获得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不过,高校为改名最费劲心思的,还是地域名和专业名。

地域名怎么改?自然是愈大愈好。能用河南不用郑州,能用华北不用河北,能用中国更好不过。

如果学校实力有限,难以申到省名,那就用地区名,“川北”肯定比“南充”大,“湘南”肯定“郴州”辨识度高,总之不能“偏安一隅”。

(点击查看大图)???

为了让校名看起来高大上,高校也是充分运用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既然“华东”、“华北”等门槛高,竞争激烈,那就调个个儿,去申请“东华”、“北华”。例如在2000年,中南工学院和衡阳医学院合并,新校取名为南华大学,英文名很霸气——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至于为什么还有学校会调小地名,主要是为了优先提升学校层级,更小的地名有助于通过,也避免和别的学校名字撞车。不过,还有一些特别的情况。

2003年,北方交通大学改名为北京交通大学。从北方到北京,地域是小了很多,但名气不降反升。因为北方一词的地理概念太大,看不出来学校在北京。

作为首都,北京两个字就是高校的金字招牌,北京高校的资源和其他地区同宗同源的高校相比,也是天差地别。

北平师范大学曾因抗日战争西迁至兰州,抗战胜利后,部分师生返回北平复校,成为如今的北京师范大学,留在兰州的则是今天的西北师范大学。

虽然曾经同在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等师院校中,如今北师大贵为“985工程”高校,西北师大却只是省属重点。

北师大和西北师大两校的校徽???

除了改地名外,高校还在修改专业名。

由于高校有综合性高校和专业性高校之分,校名中带有专业名是专业性院校起名的通则,如某某师范大学、某某矿业大学。但1981年至今,很多专业性高校都在更换他们的专业名。

(点击查看大图)???

其中,一个最显著的趋势就是删掉专业名。从1981年到2017年,共有143所高校抹去了自己的专业名,而这其中,有112所是师范院校。

如此多的高校不安于师范院校的定位,令教育部不安。于是,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明确表示,“十三五”期间,现有的181所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不脱帽,聚焦教师培养主业。

虽然叫停了师范院校的改名,但仍有其他专业性高校在改名。

理工、科技、财经这些专业名十分热门,近乎每个省都有一所或几所理工大学。例如在湖北,就有6所本科院校名字带有“理工”。甚至还有岳阳师范学院改为湖南理工学院这样的跨学科改名。

为什么改校名

为什么高校如此热衷于改名?

一切都能用“资源博弈”四个字解释。

1949年后,中央各部委都兴办起自己的特色学校,出现了一大批“地域名+专业名”的高校。但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一些部委自身被撤并,很多部委所属高校都被划归到地方。由于地方政府资源有限,转型高校的经费和地位也大不如前。

西南政法大学在被划到地方前,就曾是司法部直属高校。据报道,该校领导曾在学校“下放”前夕,到北京求“收留”,但“教育部不要,司法部不要,公安部不要”。

这之后,西南政法大学收到的财政拨款大量减少。这所中国法学界曾经的“黄埔军校”,甚至没有进入“211工程”。

而那些原属于纺织工业部、煤炭工业部、粮食部的高校,也纷纷随着部委自身的撤并消失,改头换面,力求不落伍于时代。

南京财经大学的前身就是隶属于粮食部的南京粮食学校。1982年,粮食部并入商业部之后,南财通过2次改名,成功转型财经大学,录取分数线也扶摇直上。

(点击查看大图)???

如果说高校划归地方开始推动了八十年代后的高校改名,那么上世纪末开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则点燃了全国高校改名的激情。

招生,成为高校改名的最大动力。

同济大学学者吕健通过研究发现,改名能推动招生规模的增长,而且还会在省际间形成学习示范效应。华中师范大学的改名就是受其他学校改名影响而改的。

根据该校时任校长章开沅在《南方周末》上的回忆,尽管当时不觉得“学院”就代表水平低,但还是因为“学院”二字而在教育部门编制的高校名录上排名靠后,影响到了招生,最终不得不改名。

(点击查看大图)???

这也是为何高校中“985工程”高校校名最稳定,“211工程”高校其次,普通高校校名稳定性最差的原因。

由于已是满级,“985工程”、“211工程”高校自然不会轻易变更校名。而普通高校尚在升级打怪阶段,往往会陷入“要成名校,先改校名”的怪圈。

已经声名在外的高校,对自己的校名也是保护有加。除了泸州医学院和华西医科大学的争端,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试图更名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时,引发了远在北京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的强烈不满。

一些愤怒的贸大学生建议本校申请改名为“中国对外经贸大学”,只有这样才能接受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改名。

此外,一些高校的办学思路也在变化,如在师范不好就业的背景下,众多师范类高校开始谋求向综合性大学转变,校名也随之改变。湖北大学在1984年改名之前,名叫“武汉师范学院”,改名之后,乍听之下,似乎和湖南大学并驾齐驱。

吕健的研究还发现,不管办学层次是否真的提高了,只要改了名,学校的教育经费支出就一定会增加。这恐怕也是学校甚至是地方政府部门积极推动高校改名的原因之一。

高校改名,有成功也有失败

高校改名,成为国字头的大学,肯定是改成功了。

而这类高校,基本是各专业类院校中的领跑者。1981年以后,全国共有10所高校升级为国字头大学。

而在这10所高校中,改名次数最多的,当属中国计量大学。这所以质量检验检疫为特色的学校,在1981年后,共更名4次。从杭州计量学校升格为杭州计量测试专科学校,同一年又改为杭州计量专科学校,之后升格为中国计量学院,并于2016年再次升级为中国计量大学。

(点击查看大图)???

尽管不是“211工程”高校,但是国字头的计量大学,听起来就很有气派。

还有一些本是国字头的学校,却去掉了“中国”二字。除了北京协和医学院这样硬气的学校外,也有断臂求生的情况。

中国煤炭经济学院改名,就属无奈。因为带有“煤炭”二字,2001年招生时,山东经济学院的录取最低分比该校第一志愿的最高分还高。

为了甩掉“煤炭”这个包袱,该校按教育部最后批示——“留‘中国’留‘煤炭’,去‘煤炭’去‘’中国’”,改名为山东工商学院 。

山东工商学院不得已放弃的国字头,如今也越来越稀有。“十二五”开始,教育部明文规定高校更名不能再冠以“中国”、“中华”、“国家”字样。这让一些专业类强校有些无奈。

你甚至可以搜到“中国气象大学”的贴吧 / 百度贴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被誉为“中国气象人才摇篮”,在2015年时,传出欲更名为“中国气象大学”。但错过了之前的抢名大潮,又遇上了国字头改名通道被关,南信大的同学现在也只能在校园里自称为“中国气象大学”。

不过,既然是改名字,就会有风险,高校改名失败的例子也不少。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百年川大。1994年,四川大学与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此将校名改为四川联合大学。但这个校名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同,马上给学校带来了不利影响。于是,学校又在1998年把名字改回到四川大学。

虽然人们常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只是学院,来嘲讽中国高校改名的热情。却不知这股改名之风已经刮到了太平洋的对岸。一些美国高校已将社区学院改名为州立学院,将州立学院改名为大学,为的是招揽中国留学生。

作者 | 陈良贤

设计师 | 赵鹏路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浪潮工作室长期招聘作者,稿费千字300到800

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编辑 ? 邱小奕

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一键置顶公众号 从此划船不用桨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TAG:同济大学就业信息网同济大学就业同济大学大学就业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