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知识 > 漯河市青年 镇怎么规划,在青年镇砖桥村汾河段正在修...

漯河市青年 镇怎么规划,在青年镇砖桥村汾河段正在修...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6 00:43:56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谭庄镇要升级为县级市,有什么优势?

商水县谭庄镇升为县级市有无必要?谭庄镇位于商水县西部边陲,周漯公路中段。全镇35个行政村,59000人,84000亩耕地。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度49米,总面积90.5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该镇为典型的农业大镇,主要经济来源为特色农业。谭庄镇位于商水县西部,东距周口30公里,西距漯河29公里,镇域面积86.3平方公里,下辖35个行政村,84000亩耕地,61000口人,其中镇区人口19000人。

是商水县的“西大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1997年,被省建设厅命名为“中州名镇”;2003年被周口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市级重点镇;2005年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第一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规模的城镇建设,镇商业区东西长2000米,南北1500米,镇区形成了三纵三横,六条商业街,商户近2000家,形成了以农贸、建材、服装、饮食、百货等六大行业,从业人员达6000余人,辐射商水县西部,带动经济发展。

  工业基础扎实的工业基础,近年来,谭庄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坚持走“发展才是硬道理”之路,强力实施“工业兴镇、商贸富民、城建推动、区域发展”战略,形成了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镇。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出台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强力招商引资,大力建设项目,不断实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新突破。

目前,全镇共有各类企业46家,规模在300万元以上的15家。其中凯雪面粉、庆隆机械、兴运铸造、永纯建材、龙鑫墙体材料等一批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产品供不应求。  近年来,谭庄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团结奋进、拼搏苦干、强镇富民”的旗帜,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着力促进农民减负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了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目前,谭庄镇呈现出民心顺、党风正、社会稳、经济兴的喜人局面。2006年、2007年、2008年度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平安建设先进乡镇;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信访工作“四无”乡镇;2008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经济发展“一类乡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谭庄镇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农业资源,优惠的招商政策,优越的投资环境,诚邀八方嘉宾前来休闲旅游、投资办厂。

谭庄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按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主体,突出名优特稀杂果特色,建好周漯公路两侧‘万亩杂果走廊’,绘就谭庄‘杂果之乡’蓝图”的工作思路,狠抓杂果、棉花、瓜菜等经济作物生产,全镇发展布朗李、凯特杏、油桃、甜柿、草莓等名优特稀杂果10000余亩,瓜菜8000亩,粮经比例达到5:5。

镇里以高产高效示范园和农业高科技示范园为龙头,辐射带动全镇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初步形成了桥东的甜瓜,大曹的棚菜,大连湖的西瓜,三李的苗圃,韩村、铁炉、马村的棉花等种植专业村和焦城的蛋鸡,铁炉、韩村的黄牛,玉寨的獭兔,候庄的生猪等养殖专业村,拉长了产业链条,带动了产业升级。林业生产以用材林为重点,科学调整林业结构,突出精品林特色,全镇种植用材林180万株,林木蓄含量达9万立方米。

镇党委、政府按照“强农重工,搞活流通”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放宽优惠政策,优化企业外部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全镇发展企业328家,其中百万元以上的5家,工业区内初步形成农副产品加工、车辆配件、建材、化工、运输、食品、商业等七大行业。至2001年底,全镇四级企业产值21700万元,上交税金351万元,从业人员2176人。

丰富的农业资源,谭庄镇属农业大镇,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谭庄镇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大力扶持规模养殖业,2008年,全镇以五个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依托,辐射带动发展养殖大户890余家,生猪存栏近6万头,蛋鸡、肉鸡30万只,养殖业已成为谭庄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  崭新的农村面貌 按照“道路硬面化、饮水安全化、农户沼气化、村庄园林化、家庭富裕化、生活文明化”的目标,全力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过几年努力,目前谭庄镇35个行政村已全部修通了柏油路,12个村通了自来水,建设沼气2800座,栽植各种绿化树木80万株,铁炉、三李、三里桥等一批行政村的新农村建设已初具雏形,全镇农村面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河南漯河市新规划的新西环在哪里,经过哪些地方?

漯河市十三五规划中设计构建城市大交通新格局,规划了“五路三桥”项目。这也是《漯河市干线公路网规划》的重点项目。“五路三桥”项目对推进漯河“一区两城一中心”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五路”分别指S222开遂线(新西环)、S324郸汝线(新北环)、S323鹿方线(新东环)、S225安平线(漯颖快速通道)、X009皇十线(漯舞快速通道)“三桥”分别指S225安平线(漯颖快速通道)沙河桥,S323鹿方线(新东环)沙河桥,S224内罗线沙河桥。

2017年4月,S222开遂线(新西环),即新107城区段获得批复立项。项目起点位于郾城区新店镇三赵村,终点位于源汇区大刘镇大陈村。经过郾城区、源汇区、西城区。项目全长20.99KM,总投资约19.8亿元。新西环建成后,会显著提升漯河市南北交通效率,纾解老107国道与京港澳高速的车流压力,完善了漯河市道路交通网络,也带动了郾城区、源汇区、西城区等区域的经济发展。

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中,漯河扮演怎样的角色?

感谢邀请,淮河生态经济带涵盖三个省,20个市、1个县,范围广、人口多也是颇具雄心,但它们都有一种共同点就是经济比较落后。首先漯河位于淮河经济带的边缘,距离最近的区域中心城市信阳还有150公里。因此在淮河经济带中扮演着并不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漯河借助京广线可以直达信阳市,也是京广线中的重要站点,现在漯河在建设大型的物流中心,将来会成为豫南地区的物流门户。

再者漯河本身就是食品名城,在淮河经济带中也可以将更多的食品工厂开往各地,可以扮演淮河经济带的大食堂。将来淮河的工业基础也需要漯河的食品工业注入,这样才能形成联动。最后就是漯河扮演着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淮河经济带的首要条件就是保护生态,漯河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但现在漯河的空气质量不容乐观,去年十二月被点名批评,因此将来也要扮演着环境保护的作用。

河南规划的洛阳平顶山漯河周口城际铁路怎么设计的?

在中原城市群的交通规划中,洛阳至平顶山至漯河至周口城际铁路已经非常醒目的。二话不说,我们先上图:把图片放大能看得很清楚。这条铁路线已经在2017-2030年的规划当中确定。曾经有网友在官方网站询问相关此条铁路线的消息,具体的回复如下:根据洛阳、平顶山、漯河、周口等市客流出行特点等因素科学论证,以及与国家铁路总公司等有关部门沟通结果,洛阳—平顶山—漯河—周口铁路按照城际铁路标准建设在线位选择和车站建设等方面更有优势,更适应沿线群众短途出行需求,对沿线地区城镇化发展也有更强的带动效果。

下面我们可以从具体的交通方案看一下。洛阳至平顶山至漯河城际铁路的里程为181公里,漯河至周口至商丘城际铁路里程为210公里。设计时速约为200km/h,能充分满足铁路沿线的运输需求。至于其他更加细致的设计内容,当前并未有权威机构公布。但是,这条铁路线已经是箭在弦上,随时可能上马,大家可以尽情期待了!。

文章TAG:青年砖桥漯河市汾河规划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