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问答 > 生活知识 > 狮子为什么是群居动物,动物为什么群居

狮子为什么是群居动物,动物为什么群居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1 02:29:11 编辑:生活知识 手机版

因此,群居动物中群成员的数量一定程度地决定了“王”是否有绝对的交配权,如果数量较少,“王”可以雨露均沾,但是数量庞大时,“王”就只能对繁殖这件事放任不管了。角度二:食性同样是群居动物,食性的不同往往也决定了“王”对交配权的支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食肉动物比食草动物对交配权的支配更加的明显。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食物获取难易度。对于食草动物来说,它们低头就能吃到食物,而且群体中的个体之间获取的食物差异不大,这就使得食草动物群的生存成本要低很多。而且即便是全员参与繁殖,它们也有足够的食物来保障自己和后代的存活率。但是,食肉动物就不同了,它们想要获取食物,就必须通过危险重重的捕猎行为,而对于群居食肉动物来说,它们只有捕猎更大的猎物才能满足族群的所需。

但是,食肉动物本身的捕猎成功率较低(大多数在20-30%),这也就意味着食肉动物通常是饥肠辘辘的,这样必然需要一位具有绝对的控制权的同类存在,这样才能避免因为因为食物自相残杀的事情发生。我们以狼群为例,狼群中一对原始的狼夫妇是狼群的首领,它们严格的控制着食物的分配,并且不允许其他成年狼参与繁殖,这样的好处就是在繁殖期,也不会因为怀孕个体过多,而减弱整体的实力,同时也能保证在食物匮乏时,不会因为过多地增加后代,而减少后代存活的几率。

因此,食性不同(食物获取难易度),也是决定“王”对于族群中交配权支配的关键因素。第三:族群结构不同虽然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群居动物,但是不同动物的族群结构有着很大的差异。我们以狼、羊为例来对比一下。首先,狼群是一个具有高度社会化的群体,它们是以家庭为单位组建的,一对成年狼组合后,逐渐地繁育后代,从而壮大族群,就像我们人类一样,孩子和父母共同组建了家庭,而在家庭中,父母占有主导地位。

虽然狼群也会接纳孤狼,但是其考核机制非常的严谨,而且通常只有2岁以下的孤狼才会被接纳,在接纳后,它们也只能处于狼群等级的最底端。这样“狼王”(一对原始狼夫妇)很容易就能控制整个狼群。而羊群(野山羊)就不同了,它们是由若干个完全不相干的成年个体自发组成的一个群体,而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存,毕竟孤独的羊作为食物链底端的动物,极容易被食肉动物捕获,但是一旦有了族群,食肉动物自己被吃掉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

彼此间没有任何的亲缘关系,导致了食草动物的族群稳定性极差,尤其是在繁殖期,在成年雌雄比例失衡的群体中,经常有未参与繁殖的个体离开族群,寻找新的族群加入。对于新族群来说,吸纳成员能够壮大族群,而且也不存在食物争夺的问题,所以它们可以自由地“跳槽“。正是这种族群的构成方式,让“王”也没有了实际控制权,它除了能够在觅食时,仗着自己更加强壮,吃一些稍微好一些的草外,没有其他的实权。

文章TAG:群居动物群居狮子动物狮子为什么是群居动物动物为什么群居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