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读后感,蒋介石为什么推崇 儒家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读后感,蒋介石为什么推崇 儒家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8 20:43:04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首先是劝诫君王自己要“仁”,要“德”,进而在国家事务管理上劝导君主实行仁政、德政。“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倡导修己安人。这些主张在《论语》中是以孔子的口直接讲出来的,即使在统治者面前也不拐弯抹角。他常常把自己作为君王师而设身处地为君王构建其应具备的美德——“仁“,而且具象化为山德——山的特质,其平稳,且厚重,给人以安全感,所以仁慈的人能心平气和地看待各种事物的变幻;仁慈的人以能做到像山那样巍峨壮阔、稳重坚实的品质而感到快乐。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以堆土为山比喻人的成败与意志。“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就是怀着这颗澎湃的入世之心而开创了儒学的,后来的学派发展者都无不朝着这个方向向前迈进。曾子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整个儒家学派的共识。

曾国藩为何能以儒家思想,治理湘军,稳定军心,使之湘军无坚不摧,战无不胜?

说实话,曾国藩其军事水平,在那一时期,真的属于不给力的水平,当然,这只是站在具体指挥战争的角度而言,然而老曾这个人,厉害的在于治军,而不在于行军打仗。“以忠义之气为主,而辅之一训练之勤”的新式武装军事史学家克劳塞维茨曾经说过:“现实战争无非是政治本身的表现.........因为战争是由政治产生的,政治是头脑,战争不过是工具。

”理解了这句话,我们再来看曾国藩治军,就能更加明白其中政治在军队中的重要意义。(我党解放军的政治思想建设,大抵也有从曾国藩治军那里得到一些经验和教训)曾国藩以儒生治军,其湘军又一“义师”自诩。故湘军出战伊始,他就颁布了一纸讨伐太平天国的檄文。声称:“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

”但太平军暴乱,却使得“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他认为:“此岂独我大清之变,奶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所以痛哭于九泉,凡谈书识字这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由此可见,曾国藩在决定组建湘军对抗太平军伊始,就已经把自己的军队在政治上提高到了保卫天下读书人,保卫儒家,保卫思想文化的高度。

既然是一支打着“卫道”旗帜的“新式军队”,要打得过太平军,训练出比旧绿营更加强悍的军队,那么军队的思想教育,就是十分关键的存在。老曾同志在19世纪就已经领悟了政治思想教育对一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性。首先,他以“仁”、“礼”为治军思想之源,“忠”、“信”为行军打仗之本,以此作为其治军的指挥思想。而曾国藩在具体治军的过程中,其思想之中又处处体现出“中庸”之道。

首先,他改革了原有军事体制而实行招募制,并坚持过犹不及、宁拙勿新的原则。招募时严格筛选,所募湘勇必须是技艺娴熟,年轻李庄,朴实而有农夫气者为上。油头滑面,有市井气者,概不收用。而在选将方面,老曾的总体标准是“忠义血性”。他认为凡是可用的将帅之才有四个突出特点“一曰知人善任、二曰善料敌情、三曰临阵胆识、四月营物整齐。

”他选将以朴实廉洁为本,尤其不喜欢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却又爱巧言令色、偏好出奇志新的人。刘邦会用人,最终在楚汉之争中胜出,而老曾跟刘邦有点相似,他深知自己是那种“用将则胜,自将则败”的人,要以文人身份带好兵,就必须学刘邦那样储才养望,集众智于一身。但要求一个利益放一边,道义第一位的人是特别不容易的,所以曾国藩“为求智深勇 沉文经武纬之才,梦以求之,焚香 祷之,盖无须臾或忘诸怀。

”不得不说,老曾用人识人很厉害。他的幕府近乎汇聚了当时前廓所有的精英人才,这些人奠定了他成就以后事业的牢靠基础。而在军纪方面,曾国藩“宁可失之以严,不可失之以宽”,要求湘军僵尸平时严格训练,要忍得跋涉饥寒之苦适应残酷艰辛的战争,认为精神是愈用愈盛的,只有日夜勤加操练才能练出好兵。同时在严格要求中又讲求仁厚,宽严相济。

他怀柔以体恤部下,带兵如带子弟,以诚信加以感召,恩礼有加,同时又十分注重军民关系,把中庸之道运用得游刃有余。曾国藩是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创者,自称“无率兵之才”,但却极有训将之才。他用儒家精神练兵,以自身修养感化将士,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有力结合。老曾十分注重“礼”在军队建设中的重要性。除了建军之初为军队正名的“卫教”宣言外,他在军队中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文章TAG:读后感推崇儒家马克思蒋介石马克思为什么是对读后感蒋介石为什么推崇儒家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