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什么是现实主义艺术,呈现现实主义艺术真谛

什么是现实主义艺术,呈现现实主义艺术真谛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1 12:23:15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西方艺术史中的超现实主义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西方艺术史中的超现实主义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是艺术领域的艺统华夏。西方艺术史中的超现实主义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什么意义?我来简单的说一下。超现实主义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盛行于欧洲的文学艺术运动,它脱胎于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在弗罗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下,力图对潜意识这一课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就超现实主义美术运动来说,他吸收了两个现代流派的特点。

一个是上面所谈到的达达派。一个是意大利所谓的“形而上画派”。这个画派的代表画家是基里柯(1888年—1978年)。形而上绘画反对未来派把运动和能量猛力地往前推,主张描写静止不动的。被哲学的幻想所强化的形象,通过物体在不真实的背景上具有召唤力的并置,组成一个“超现实”的画面,传达出一种神秘感。超现实主义美术受到了基里柯形而上画派的影响,要表现的也是一个超现实的、想像中的世界。

超现实主义作品在描绘的形象细节上是写实的,但从整体上看又是不现实的,表现了一种复杂的潜意识的活动。主要有卢梭(H.T.Rousseau)、米罗(joan miro)、达利(salvador dali)、恩斯特(m.ernst)、马格利特(r.magritte)等人。超现实主义文学否定现实主义和传统的小说,敌视一切道德传统,认为它是平庸、仇恨的根源,而小说之所以成为文学的宠儿,是因为它适应了读者要求合乎逻辑地反映生活的追求。

它要打破这一切,追求“纯精神的自动反应,力图通过这种反应,以口头的、书面的或其他任何形式表达思维的实际功能。它不受理智的任何监督,不考虑任何美学上或道德方面的后果,将这思维记录下来”。它强调潜意识和梦幻,提倡写“事物的巧合”,倡导“自动写作法”。超现实主义者在咖啡馆、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寻找、搜集人的思维的原始状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其代表作是勃勒东1928年发表的小说《娜佳》。

20 年代末以后,运动内部发生分裂。1930年勃勒东发表《超现实主义第二宣言》,重申了运动的原则:反抗的绝对性、不顺从的彻底性和对规章制度的破坏性。此后运动处于低潮,几乎只剩下勃勒东一个人还在坚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流亡美国时,他这种宣传也没有停止过。1946年勃勒东回法国后,继续办杂志,举办作品展览会,发表广播讲话,又掀起过超现实主义运动的浪潮,影响波及欧美许多国家,但其声势已远不及20年代。

印象派强调瞬间印象,又有人说印象派属于现实主义,这两者矛盾吗?

印象派与现实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印象派率先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但断章取义地认为印象派只关注主体对客体的瞬间印象或瞬时的情绪表达,是有失偏颇的。雷诺阿画的人体,是没P图的自然存在印象派向现实主义迈出了一大步,其革命性首先在于“印象派”表现的主题不再是传统上占主导地位的宗教画、历史画、神话等题材,而是风景、静物、肖像。

“印象派”表现的风景、静物、肖像,也不再是理想化的或以展示财富与权力为目的,风景不是某人所拥有的土地,而是纯自然景观或公共生活空间,静物画中的陈设不一定是昂贵的,它只是生活中的真实存在,肖像画也不做美化粉饰,人物就是他们本来的样子。伦敦在工业革命后频繁出现雾霾天气,莫奈为了再现雾气缭绕曾多次前往伦敦也就是说,当看到一幅画时,观者看到的不同画中的故事、情节,而是“画”中的现实。

莫奈在妻子卡蜜儿去世前,看到的是生命的色彩的渐渐消退。“印象派”的革命性还在于将绘画从对建筑和雕塑的依附中独立出来,绘画不再去模仿建筑的空间和雕塑的体量,绘画之所以为绘画就在于其二维平面之属性,所以从印象派开始,绘画一去不复返地走向了平面化的道路,包括纯色的使用,其目的也是削减色彩变化带来的对空间的暗示。

文章TAG:现实主义艺术真谛呈现什么是现实主义艺术呈现现实主义艺术真谛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