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唐代杜甫受什么思想影响比较大,论杜甫诗歌思想

唐代杜甫受什么思想影响比较大,论杜甫诗歌思想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21:22:26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虽然宗族较远,但有相似的家族遗风。杜甫青少年时家庭环境优越,过着富足安定的生活,远不是仅仅看着人家“朱门酒肉臭”,自己却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那么悲催。此时的杜甫,也很顽皮,上墙爬屋也是家常便饭。有诗为证:“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是名将杜预之后,虽然年代久远,但建功立业是不变的传承。所谓的武功,不一定是指具体的武力值,广义而言,也包括军事思想和战争谋略。杜甫比较崇拜的就是诸葛亮,也有诗为证: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成年后的杜甫仕途不顺,郁郁寡欢。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曾经写过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后因为触怒唐肃宗,依然仕途不利。在这种情况下,杜甫游历成都,写下了这首《蜀相》。与其说悲叹诸葛丞相的命运,不如说是在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郁闷情怀。杜甫的本家杜牧,也有一首很著名的诗: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首诗也是满满地不服气,有羡慕嫉妒恨的味道。杜牧认为周郎的赤壁业绩是因为运气好,自己却得不到施展才能的机会。唐朝时期,崇尚游侠和建功立业,作为读书人,武力值不一定爆棚,但军事韬略不能不复习复习,这也算是武功的一方面吧。这好比是诸葛亮,单打独斗可能不行,但武力值不低哦。白居易出生在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

他出生不久,家乡就发生了战争。他的父亲白季庚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彭城县令,协助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在这种家庭及生活环境下,白居易对于军事应该不算陌生。童年的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子,年纪轻轻头发都白了。古时的读书人,不仅仅是要读《四书》、《五经》,还要习六艺。

作为读书人的祖师爷孔子就六艺精湛,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等样样精通。其中的射、御就是驾车、射箭,是武术方面的技艺。对此,白居易未必一定精通,会有多么高的武力值,但一般要学习。没有史料记载相关的情况,也不好乱说。因此,在豹眼看来,李白、杜甫、白居易恐怕都要习六艺,未必都技艺精湛,但不会一点功力没有。

清人编《唐诗三百首》收录杜甫诗最多,但杜诗为什么在唐时并不受推崇?

谢谢。唐朝是中国诗歌走上巅峰时刻的代表者,同时也是将中华文化推向高潮奠基石。唐朝人在大唐盛世的华庭里,思想是开放的,生活是优遇的。然而杜甫所遇到的时代,正是大唐帝国即将没落的时候。唐人的心目中还幻想着大唐再度崛起,可是历经了(安史之乱)的唐朝,如风烛残年的老人,已没有什么回天之力了。杜甫的诗为什么在唐朝没受到重视呢?原因如下;一。

杜甫的诗歌是写实派的,把现实中事实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试想唐朝统治阶级是喜什么样的诗歌!不得而知呀!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

当然杜甫这样的诗歌很多很多,感谢杜工部为我们提供了真实的唐朝。二。唐朝的人们思想陈旧,封建主义根深蒂固。他们喜欢安逸潇洒的田园诗歌,爱情诗歌,边塞的,友情的,誉文的诗歌。尽力维护统治阶级的脸面。又如杜甫的(望春)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三。

杜甫之所以不招待见,是因为他说了实话。在一个问题就当时乱世,百姓能有几个静下来读诗歌啊!忙于顾命还不及呢。所以杜甫失去了当局的支持,民众读者。他的诗歌沉睡在诗海里了,没多少知道他的存在。可惜一代诗史大家,命运交错颠沛流离。一生诗歌大约1500多首,汇集在(杜工部集)中。以致后人发现了这颗明珠,将他大部诗歌发表出来,我们才知道他原来是如此的伟大啊。

文章TAG:杜甫思想诗歌唐代影响唐代杜甫受什么思想影响比较大论杜甫诗歌思想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