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家长应该全程陪同吗,送高考生家长应备什么

家长应该全程陪同吗,送高考生家长应备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4 17:24:30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孩子今年要高考了,父母需要做些什么呢?

高考,不仅考的是孩子,更重要的是考家长。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与孩子的高考息息相关,家长的工作到位了,可能会给高考锦上添花;若做不到位,可能会添堵添乱,甚至会弄巧成拙。当然了,高考临近,家长不可能、更不应该给孩子去讲学习什么?怎么学习?作为家长,需要做的事很多,在这里我想更多的是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首先,要力所能及地为孩子减压。

越临近高考,孩子压力越大,给孩子疏导、减压显得至关重要。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孩子发泄和疏散压力,必要时让孩子听听音乐,或适当做一些自已喜欢做的活动如画画、上上网浏览自己的朋友圈等,或与孩子聊一些比较轻松愉快的话题,等等。切记千万别聊学习和成绩,不要把自已的不良情绪(如过份看重成绩而产生的焦虑、不安、紧张等)强加给孩子,从而影响孩子的情绪。

其次,要力所能及地为调节好膳食。高考越临近,孩子的身体和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越容易产生厌食或营养缺乏等现象。这时,作为家长要更多地考虑合理搭配好孩子的膳食,适当增加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品,多些瘦肉、牛肉和新鲜水果、蔬菜之类的,少一些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多一些清淡的,少一些油腻的食物。切记不要较大幅度改变孩子的饮食结构、营养结构,更不能大补(如吃海参、喝补药等),不然会打乱孩子的生理平衡,进而影响学习。

第三,要力所能及地为填报志愿做些前期准备。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说的是报志愿的重要性。孩子成天忙于备考,不可能过多的关注自已想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去哪个城市?尽管有些孩子大体上有自已的方向,但不大可能了解太详细。这就需要家长们的帮助,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平时的考试成绩(特别是一模、二模、三模成绩)提前多学习、多了解,必要时多听听有关专家的讲座。

是打算考985、211还是普通院校?是学财经、工程还是计算机?是去北京、上海还是哈尔滨?更要详细了解这些学校的具体录规则,是分数优先、专业优先还是分数级差,更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往年的一分一段表,详细了解哪些学校(专业)需要冲?哪些需要稳?哪些需要保?等等。这些都需要家长提前做好知识储备,不然等到分数出来就很可能乱中出错、无从下手。

切记不要把自已的喜好和愿望强加给孩子,更不要做“甩手掌柜”一切听孩子的,而要精心引导、细心指导和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毕竟这是人生的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决择之一,必须慎之又慎,因为高考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只有一次机会。高考临近,需要家长做的事还有很多,如帮孩子调整心态、生物钟等等,只有把准备工作做足了、做到位了,高考才能心中有数,才有可能不留遗憾。

这几天中考生、高考生的家长最应该做什么?

临近考试家长想不紧张不可能,可是紧张是会传染的,因此,可以这样对自己说:把孩子养大、教育好,我们够费心了,尽力了,紧张于事无补,给孩子信心和平和的心境是最重要的,这几天少说点话,让孩子清静些、平和些,对孩子的学习不多干扰、干涉,因为没有用,只会适得及反。 希望你对孩子说:12年寒窗苦读,你辛苦了!不管尽力了没有,静下心来,把记忆梳理一下。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现在是记忆的关健时期,能多记一点是一点。进了考场,面对考题,孩子,你对自己说:我难人也难,我不怕难。我易人也易,我不大意。考完一科想下一科。一鼓作气,过几天就自由了。祝考出正常或者超常水平!只要你尽力了,我都不会怪你的。这些话讲不讲,要看孩子的情况而定,要讲只能讲一遍。家长可以在饮食上用点心。

家有高考生,距离高考只剩三个月,家长应该怎么办?

一年一次的高考又快到了,十二年的努力读书,就是为了有一个好结果。那就是希望能考上理想中的大学,作为家长该做什么呢?我想家长是帮不到什么忙的,唯一能做的是在生活上,给孩子适当增加一些营养,如水果牛奶等等。还有一个就是,多多鼓励孩子为主,树立起孩子的信心,使孩子有一个好的心情学习。同时在通过模拟考试以后,找出不足之处,如会偏科等等。

现阶段(高考前),针对高考志愿,家长应做哪些准备?

在高考前,家长可以多了解一些专业,这些专业里既有你希望孩子去读的,也有孩子感兴趣的。根据孩子平时的成绩,大概估计他高考时能考到什么层次的学校,能不能考到他理想中的学校。如果孩子能够去到985、211类的大学,那就多看看那个大学中孩子感兴趣的专业会学什么课程,就业方向和前景大概怎样。如果孩子没有感兴趣的专业,那就多看一些你们希望他去的还有这个学校比较重视的专业。

多了解一些专业的好处就是:如果孩子感兴趣的专业与家长希望他读的专业相矛盾时,家长可以分析自己对这两个专业的具体看法给孩子听,在分析的时候不要带强硬的语气,让孩子感觉你就是在跟他商量,在帮他想办法的,这样他接受你想法的可能性就会高一些。如果你觉得孩子读什么专业都可以,你都支持他的话,那可以尽量在他的分数线里选一个他能去到的最好的学校。

今年高考中考生家长为何要穿旗袍、给孩子送葵花?这寓意着什么?

现在家长为了孩子的事,是用心良苦呀!女家长们穿旗袍寓意旗开得胜,还有给孩子送葵花寓意“一举夺魁”,因为向日葵有着一举夺“葵”的妙意。都是为了寓意孩子金榜题名,有一个好的兆头。希望孩子考个好成绩。以前古代的穷学子,都是十年寒窗,只为科举考试,谁考中状元,可谓给家门扬眉吐气,光宗耀祖,也是每个家族的希望。

古代考上一个状元,那得祖宗十代都有光。现在富有和有地位的家庭,也许父母早就给孩子安排了,那些农民的孩子,只能靠努力学习,考上好的学校才有更好的发展,和改变人生的一次机会,更优秀的为社会做贡献。看到今年查出那么多被人顶替的大学生,自己辛苦学习得到的成绩,就这样被人给更换去,本来美好的人生,却变成了什么都和自己没有关系,丢掉的是一个机会,一个改变自己生活轨迹的机会,最后可能会得到适当的补偿,这个也许会有,但是什么叫合适呢?只能当事人在判定,也许是1W 、也许是100W、也许是1000W。

这些我们无从得知。一个从小学到考上大学的学生,过程已经占了人生的四分之一,如果落榜了那是自己没有学习到位,不能符合高校的要求。如果考上了,被一个陌生人给顶替了,你会甘心吗?大学对于很多孩子,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孩子来说,是改变他们命运的唯一出路。多少金钱也买不回他们曾经的努力和希望,希望社会多一些公平,那些有资源、有关系的人不要把手伸向他们,给他们一个和谐公平的社会。

作为一个孤儿高考生,很想问问有父母是什么感觉,高考时父母会为你做什么?

高考那半年,家里出奇的安静。爸爸不加班,妈妈不逛街。平时的争争吵吵没有了,父母也非常默契,一下班就呆在家里,看电视,音量最小;听歌,戴耳机。妈妈每天研究菜谱,夏天清凉,不油腻好消化的:早上,绿豆百合粥配煎荷包蛋;中午,丝瓜滑肉片,鱼头豆腐汤;晚上,清蒸鲈鱼,炒菜心。爸爸对着每次考试成绩排名,画曲线图,最高点和最低点,找出规律,调整心态。

然后发个微信圈找认识大学招生的熟人。爸爸妈妈假装很放松。只要我提出任何要求,他们都会像接到圣旨一样立即照办。冰箱里有水果、牛奶、德芙巧克力、蛋糕和零食。我问表姐:去年高考你们家也是这样吗?表哥:这样不好吗?一家人一起战斗比一个人战斗强多了不是吗?但是我提倡男生什么都不做。人生很多节点都是偶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文章TAG:家长送高应备全程陪同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