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铁骑冲锋为什么没有经验,《铁骑冲锋》擂台1

铁骑冲锋为什么没有经验,《铁骑冲锋》擂台1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9 00:36:06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骑兵之所以恐怖,首先就因为其灵活机动的作战方式。面对严阵以待的步兵长枪方阵,稍微有脑子的骑兵部队,也绝不会进行自杀式冲锋。宋金战争史上的一则战例就可以佐证:当时有17名金军骑兵途径磁州,被2000宋军步兵围住。只见这17名金军骑兵果断分成三队:7名骑兵正面冲锋,另外10名骑兵分成两队,在左右边射箭边冲,一下就把2000宋军打垮。

如此场景,单看文字记载难以理解,但放在战场上,却是正常现象:十七名骑兵凭借高速度,发挥兵种优势进行进攻。手拿长枪等武器的步兵看似人多家伙硬,可既缺乏训练又没有速度优势,等于是站在原地白白挨打,当然被打到崩溃。如果把《勇敢的心》里那支“拿大木棍”的苏格兰起义军“搬运”到磁州,面对这十七名骑兵战术娴熟的金兵,相信就算有“主角光环”加持,一场惨案也是可以想……小规模的冲突尚且如此,放在大兵团作战里,胜败更不是“一根大木棍”的事儿。

南宋年间的“端平入洛”之战:装备精良且战斗力强大的南宋步兵军团,在洛河背水列阵,迎战蒙古骑兵。虽然宋军将士顽强拼杀,多次击退蒙古骑兵的冲锋,还缴获了大量蒙古军装备。可宋军已经断粮多日,不得不在缺少骑兵的情况下冒险突围。结果蒙古骑兵抓住战机,趁宋军步兵突围时派骑兵尾随骑射,数万宋军撤回本土的,竟只有三百人。

其次,就算骑兵“讲讲武德”,如“手拿大长棍”的步兵期望的那样,只是面对面冲锋。大多数情况下,步兵手里的棍子再长,依然还是挡不住对手。中国古代骑兵的集团冲锋有多恐怖?比如魏晋南北朝的骑兵,重骑兵往往身披两当铠,马匹也披上铠甲,在正面排成横队冲锋,另有骑兵在侧翼夹击。“手拿长棍”的步兵,面对这样的剧烈冲击,基本顶不住。

而明末军事家熊廷弼,也描述了明代八旗骑兵冲锋时的景象:清军的先头骑兵,往往一人两马,穿着重甲向前冲击,就凭这简单战术,不知冲垮了多少明军军阵——对付这样的骑兵,哪里是“一根长棍子的事儿”?所以,中国古代历朝历代,想要战胜有骑兵优势的对手,一要强调阵型,不同的兵种,必须要按照武器和战术特点形成配合。就以唐朝军队来说,以《太白阴经》记载,一支万人规模的唐军,除了要装备上万条长枪外,还要人手一张弓,配备大量的弩箭。

作战时弩手、枪手、刀手、骑兵形成配合,歼灭敌方骑兵的有生力量。第二,就是一支部队必须要有机动力,即使在缺少骑兵且装备大量长枪的宋代,想要打赢对周边辽、西夏、金等强敌的歼灭战,既要发挥弩手、步兵、弓手等多兵种优势,也同样需要骑兵在关键时刻给对手致命一击。比如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宋辽战争里的雁门关之战,面对辽国十万铁骑的嚣张气焰,宋军主将杨业就利用雁门关地形部署,步兵据险死守,遏制辽军攻势,他亲率数百骑兵从背后夹击,结果一仗击垮辽军,打出“杨家将”的威名。

到了冷热兵器混合的明清年间,在面对敌方强大骑兵时,想要实现胜利,更要依靠多兵种严格的战术纪律。明代俞大猷就凭着战车、骑兵、步兵配合的战术,以三千兵力击败上万鞑靼骑兵。明代大英雄戚继光更制定了极度细致的作战:装备火炮、火枪、火箭、长枪的明军,在地方骑兵距己六十步时不许乱开火,而当敌人开始接近时,则按照“天鹅声”的号令依次进攻,当敌人被火器打击后,再派兵出击,一举击垮敌人。

凭着这类战术,戚继光一度打得鞑靼部落叩关求投降,曾经战火连天的蓟镇地区也获得了长期和平。而在清代中前期,清军以鸟枪、火炮、步骑兵轮番冲击的战术,也多次重创了准噶尔骑兵,捍卫了西北的和平。但是同样要说的是,再好的战术,再完美的战术纪律,根子上还要依靠日常苦练。一支纪律败坏的部队,不管有多么好的战术,也照样执行不起来。

比如拥有多种火器和优秀战术的明军,为什么明末时却被清军八旗反复吊打?说个萨尔浒战前的细节就知道:那些参战的明军,日常战术训练只是“袭其形似”,也就是摆摆样子。这种日常摆样子糊弄事的队伍,上了战场自然抓瞎。而到了一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腐化已久的清军八旗,同样成了“摆样子”的典型。以清代名将乌兰泰的叹息说,当时清朝的驻防八旗,连刀矛弓箭都不怎么练,射箭十发中五就不错。

典韦和许褚二人都没有统兵作战的记录,为何武功排名还那么高呢?

一定要带兵打仗才能彰显个人武功高强吗?不妨先看看这两人有何作为,一个逼退吕布,一个吓退马超。很多人都喜欢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这段时期,因为在这段时期内爆发了大量的战争,诸侯间互相征战,有名的武将和谋士层出不穷,以至于历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显得有些黯淡无光。有些对三国感兴趣的朋友对三国的武将进行了一个排名,排名里面的大部分都是当世名将统领千军的存在,但是有两个人例外,这两个人就是典韦和许褚,他们很少上阵杀敌,但是在排名里面只高不低,这是为何呢?我们一个一个看:典韦单手举旗,气拔盖世典韦早期隶属于张邈部下,因为董卓进京之后大肆祸乱朝纲引起各路诸侯不满,张邈和曹操决定联手组成一个抗董联盟,联盟的牙门旗非常的重,往往需要几个人才能联手扛起来,但是到了典韦这里,典韦一只手就举了起来,在场的人无一不震惊。

最终因为联军内部发生了一些问题,典韦开始转投曹操,曹操对这个一只手就能举起大旗的人非常看好于是就留了下来,从此典韦就跟随着夏侯惇征战,并且每逢战事必身先士卒获取大量战功。逼退吕布,一战成名几年后,曹操和吕布在濮阳展开大战,但是因为双方实力相差不大所以陷入焦灼,曹操得到消息说吕布在濮阳西部屯有一定的兵马,为了加快战争的胜利曹操亲自率军在夜晚偷袭屯兵处,原本打算在清晨的时候就撤退,但是曹军尚未撤退,吕布亲率援军就赶来了。

曹操此时还尚未拥有大量兵马,所以一时间被吕布围困难以突围,但是吕布也没有一举吃掉曹军的能力,于是双方之间不停展开对战,直到黄昏时也尚未分出胜负,但这对于曹操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于是就下令临时召集可以破阵的勇士,典韦应声报名,最终典韦率领数十人就逼退了吕布突破了包围,曹操这才得以逃脱。许褚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因为典韦在宛城阵亡,所以许褚就接过了保护曹操性命的任务,最出名的一次是在官渡之战,当双方陷入对峙的时候袁绍想要擒贼先擒王,派出大量刺客刺杀曹操,但是最终都被许褚一一斩杀,可见其武力非凡,经此事件后曹操就更加信任许褚不让他长期离开自己。

仅凭一人,吓退马超曹操想要北上拓展领土,但是遭到了马超和韩遂两人联军的强力抵抗,为了瓦解联军曹操决定跟韩遂和马超单独谈话,双方约定不带兵马,于是曹操只带了许褚一人,马超因为仗着自己的武力想要强杀曹操,但是知道曹操身边有一名武力非凡的虎侯,于是就问曹操虎侯可曾前来?曹操没有说话就用手指了指许褚,马超看了看许褚发现对方怒目而视,马超内心已经有些胆怯,最终因为没有十足的胜算从而放弃,此次事件过后许褚的虎侯之名被天下人知晓。

文章TAG:铁骑冲锋擂台经验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