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大皇帝ol张角怎么得,神棍张角有什么本领

大皇帝ol张角怎么得,神棍张角有什么本领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2 15:01:19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但是没有人才,你怎么治军?怎么执政?你就算空有一身经天纬地之才也难以施展。不信大家看看历史,无论是陈胜吴广还是黄巾或者是后来黄巢和李闯,都可以发现所谓起义根本就是一场笑话,每到一地都是三光开路,俨然就是古代版的日本鬼子,所过之处无不杀光、抢光、烧光,根本都没有一丁点正义之师的样子。你看朱元璋同样农民起义,人家就是广积粮,缓称王,稳扎稳打,打下一块地盘都发展生产,恢复经济,站稳脚跟才想着怎么去争霸天下。

当然朱元璋的起义条件跟上述是有明显区别分的,上述几位是内乱,自己小弟推翻自己大哥,而朱元璋是推翻入侵者,得到的认可度和支持度是天壤之别的。话题有点远,再说回来。黄巾这样一支军队打下再多城池又有何用?能席卷中原却又无立足之地,要推翻现有统治阶级是因为他们残暴不仁,结果你比他们还残暴不仁,时间一久谁还服你?谁还信仰你?这时候天下百姓宁为士族家犬也好过被这帮孙子破城屠杀,几场战争打下来,原本好不容易累计的一点基层民心都没了,还适得其反。

咬人时如疯掉病狗,被追时如丧家之犬,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汉朝平定黄巾之乱才用几年时间,用在游戏机的话来说这帮孙子就是给当时的未来军阀送人头的。汉朝真正的灭亡虽然始于黄巾,实亡于割据,黄巾对于亡汉的作用仅仅就像一道冲开闸门的水流,真正吃掉大汉的是那帮阻断水流的人。如果穿越成为张角,还是依靠基层的力量只能走老路,兵败身死而已。

三国演义开头说张角是不第秀才,算不算是漏洞?三国有科举么?

《三国演义》开篇便提到: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三国时期没有科举,但豹眼认为罗先生称张角为不第秀才,没啥大毛病,算不得漏洞。名落孙山称之为不第,但在选拔考核中没有被录用而落选,也可以称作是不第。在当时没有这个提法,用后世的语言说以前的事情也并不为过。前段时间,豹眼回答过一个问题,说的是战国时期还没有纸张,赵国大将赵括怎么会纸上谈兵的事,就类似于这个问题。

今天离不开谈论历史的问题,我们不可能用当时的语言来描述当时的事,如果满口之乎者也,岂不怪哉?口语如此,文学作品的一些语言也是如此,不足为怪,也不能看作是漏洞。《管子·小匡》提到:"农之子常为农,朴野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唐人尹知章做了注解说:"农人之子,有秀异之材可为士者,即所谓生而知之,不习而成者也。

"这就是说农民的儿子不一定永远是农民,只要是优秀的人才,也可以出仕做官,这个人才就称作秀才。这是秀才最初的定义,指的是优秀的人才。到了汉代,秀才就与孝廉一样成为了举士名目。也就是地方官吏把人才分为孝廉和秀才,层层举荐给朝廷,得到认可以后,就出仕为官。东汉时期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茂才也就是秀才。

像曹操、荀彧等人都是举孝廉为官,像孙权就是被举为茂才。建安元年(196年),孙策收得丹阳、吴、会稽三郡后,十五岁的孙权被任命为阳羡县长。吴郡太守朱治察举他为孝廉,扬州刺史严象举荐其为茂才。可见孝廉和茂才并不相互冲突,是可以同时被举荐的。如果是史书,在东汉时期把茂才称作了秀才,应该是个瑕疵,但作为小说,称作秀才更容易被普通的读者接受,读起来更舒服一些。

唐朝初年,秀才与明经、进士并为举士科目,但不久就被废除。后来,唐宋时期凡是参加应举考试的都称作秀才,但秀才必须要通过童子试,被正式录取之后才能称作秀才,这是一种身份,也享受一些待遇,比如免除徭役、见了县太爷只作揖不下跪、子孙后代可以称父亲叫爹等等。如果谁家喊父亲叫爹,其祖上一定出过秀才。考上秀才恐怕跟考上985高校差不多,是很荣耀的事。

一辈子考不上秀才,到老也是个童子,连做个私塾教师的资格也没有。明清时期,则称入府州县学的生员为秀才,但入学也是有门槛的,通过考试合格才行,花钱进去的也算,不过是特殊情况。具备秀才资格才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这时候的不第秀才,是指在科举考试中落榜的生员。考中者被称作举人、进士,不第是说没考中,但依然是个秀才。

东西汉时期的情况有所不同,还没有科举考试,实行的是察举制。被举荐为秀才或者茂才,就等于是通过了考试、考核,就相当于唐宋之后的进士及第,可以出仕为官啦。《后汉书·左雄周举传》等传论记载:"汉初诏举贤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贡士之方也。"由此可知,经过州郡察举为孝廉、秀才,就可以出仕为官。晋朝葛洪《抱朴子·审举》记载:"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以此来看,读书人才可以举荐为秀才,品行优良才可以举荐为孝廉。二者考核的内容是不同的,秀才更看重的是能力。汉末时期以举孝廉为主,注重品行;曹操的唯才是举,注重的是能力。像孙权既被举荐为孝廉,又被举为茂才,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德才兼备。抛开官场的猫腻不说,如果不能被举荐为孝廉或者秀才(茂才),就等于没有通过考核,也就类似于落榜、不第。

东汉时期的张角没有被举荐为茂才(也就是秀才),就是没有人举荐,或者被基层举荐而没有得到朝廷的认可。张角自认为也读了一些书,具备治国平天下的本事,但得不到朝廷的认可。心中不满,就上山采药去了。《三国演义》描写到: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

”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有资料说张角得到了道士于吉等人传授的《太平清领书》(《太平经》),于是开始传教,发展组织。《搜神记》说孙策被道士于吉给折腾完了,是否为同一个人不得而知。从张角能够组织起规模宏大的黄巾军起义来看,他还是具备很强号召力的。

文章TAG:张角ol神棍本领皇帝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