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皇图战士怎么过蛮荒,血流吴楚。一片桑叶引发的战争

皇图战士怎么过蛮荒,血流吴楚。一片桑叶引发的战争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7 05:01:47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五班正如702团广为流传的顺口溜一样,草原旁,驻训场,全体班长的坟墓,所有孬兵的天堂,孬兵过得舒服,正因为每一个班长到五班后都被慢慢同化,变成一个孬兵,也就遗忘了当兵入伍时的那份拼搏精神和工作的激情。正因为红三连要改变五班的现状,才将一个最优秀的班长放到五班,希望老马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和改变五班的风气,但草原的荒凉和老兵的惰性实在是根深蒂固,老马也渐渐被老兵同化和堕落。

正如老马自己说的:“三多身上有一种强烈的新兵的感觉,我们几个为了过得舒服点,都成老兵油子了”。03草原五班是一个过渡,让老马舒服过完最后的军旅生涯在作战部队,如果体力跟不上,带兵的士官就会在服役期满退伍,除非不再带兵,去当个司务长或者是去喂猪、做饭。老马一直都是带兵骨干,自然而然没有学什么技术,也不会其他的手艺,而且也没什么大关系,所以结果只能有一个:期满退伍。

所以为了让老马安安稳稳又不拖连队后退,草原五班就是一个最好的地方,这样的安排有两个原因。一是三连给老马找一个适合养老的地方,三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干满三期正常转业,既有转业费、又有工作,这是老马最好的安排。二是三连在给老马找一个机会,或许老马能晋四期。三连一直在给老马找由头,但一时间又想不出一个老马能发挥作用、可以立功表现的地方,司务长、炊事班、养猪场都不是一个容易出成绩的地方,因为管理对象是财物和伙食等等,老马一生带兵,更擅长管人。

那么相比较之下,草原五班的那几个兵是老马发挥作用的一个机会,如果能改变这几个兵,能改变五班的状态,老马又是功劳一件,未必不能晋升四期,再干四年。总结:红三连最模范的班长、全团任期最长的老马班长,为何被发配到荒凉的草原五班,沦落为一个熊兵?一是可能犯了小错,从此得不到重用;二是担负改造五班的任务,却被几个孬兵同化,成了兵油子;三是年纪太大,不再适合在作战部队练兵。

《康熙王朝》周培公被康熙贬驻盛京十分凄惨,为何临死还要献皇图?

《康熙王朝》中最令人唏嘘不止的要数周培公的遭遇,这位给他一根棒就能撬动地球的汉人率领三千家奴狂揙了吴三桂后,又拿下了拥兵自重的王辅臣,然而,结果却是被康熙夺取万世之功,被贬驻冰天雪地的盛京。因多种原因病逝,但是临死前,却将十年绘制的呕心之作大清皇舆图献与康熙,是忠心还是邀宠,抑或是雄心不死呢?我个人认为他献皇舆图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但是最后一点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一.忠君思想。周培公虽然出身卑微,也曾谋求科考但是因故落地,便过起了流浪生活,但是他从来都自诩是一个读书人,读书人向来为官都具忠君爱国思想,骨子里有一种清高和狂傲之气,比如对于伍次友的推荐信,他不愿搭上伍次友帝师这条船,领伍次友的情,更愿意以身正而得荣耀。在获得康熙的提拔和重用后,读书人忠于君主的思维得以真正实现,所以,正所谓“君父无过”,周培公自然也免不了封建社会的愚忠思想,无论境遇顺与不顺,都时刻效忠。

好在他遇上的是康熙帝,要是遇上昏庸的无道君主,也许就是助纣为虐之人了。二.知遇报恩。周培公的身世实际很悲凉,要不是遇上康熙,估计他这辈子就是讨饭的命,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于康熙的知遇之恩,周培公时刻铭记于心。对于康熙的贬黜,康熙问他:你恨不恨朕。周培公的回答可谓情深意切,真实表达了一个流浪儿得到家的心境,这让康熙十分动容。

这本身也符合周培公的遭遇。周培公明白,满汉之分在康熙的嘴里虽然不存在,但是却始终烙在康熙的心间的,这不是康熙之错,就算是康熙要搞满汉平等,对于以满族地主阶级为基础的那些八旗子弟和官僚们也不会允许,这是康熙的无奈之举,是为了八旗政治的需要,所以,他周培公的牺牲无所谓冤枉与否,一切皆源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周培公看得透彻,想得明白。三.打脸康熙,谋求满汉平等。如果非要说打脸康熙也不为过,因为康熙尽管只是八旗地主阶级的代表,但是他本人也确实对于汉人能臣有不信任之心,这事儿还包括后来的姚启圣、李光地和海霹雳等人。周培公一张皇舆图狠狠回击了康熙对汉人的不信任,不仅仅是对于康熙,主要是对于那些八旗地主阶级的回击,这另明珠索额图之辈十分汗颜。

但是好还有重要一点,那就是为满汉平等进行争取,周培公用皇舆图告诉康熙:你康熙是少数民族,来领导人数最多的汉族,若不争取汉族的大力支持,是很难干下去的,你看看,像我这样的汉族,是能干出很多有利于国家稳定的事情的,不要被满族八旗的那些偏见思想所误导,这张图是以满汉为基础的中华土地皇舆图,不是八旗皇舆图,搞清楚了。

文章TAG:皇图蛮荒吴楚桑叶血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