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战神三十六计天下大势是什么,例说三十六计之走为上

战神三十六计天下大势是什么,例说三十六计之走为上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8 19:11:40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章邯还在雍都废丘盯着汉军修栈道的进度呢,得知消息仓促来援,迎面撞上了韩信的部队。这里插一句汉军和章邯的兵力对比。刘邦入咸阳时,就已经有兵马10万,入汉中时项羽又送了他几万。当然项羽和范增不会把很好的精锐给刘邦,但是也能凑个搞后勤的数。估计刘邦出汉中时大约能凑齐15万人马。章邯的主力部队20万,全都在巨鹿之战后被项羽设计坑杀了,所以他当雍王时能调动的人马,主要是来自于项羽改编后的原秦国关中军队。

这部分人马不会太多,战斗力应该也不是很强,否则面对刘邦的10万大军,秦王子婴不会不战而降。而且这些兵马不是章邯一家所有,还要分给塞王和翟王一些,所以章邯满打满算也就5万多兵力。可见,从兵力对比上看,刘邦至少强于章邯3倍。但汉军是分兵作战,除一部分在子午谷仰动迷惑章邯外,余下的就是出陈仓的韩信,以及出祁山的樊哙、灌婴。

尽管韩信、樊哙任何一支,都有可能人数多于章邯,可也在理论上给了章邯各个击破的机会。本来章邯还能跟韩信周旋一会儿,但很快樊哙和灌婴的骑兵赶来,扭转了双方对垒的力量对比。章邯这边却没能得到塞王和翟王的迅速支援,因而很快被被汉军击败,狼狈逃回废丘布置防线。章邯被打残,虽然勉强还能防守,可也没有了运动作战的能力,剩下塞王和翟王,就不得不面临汉军各个击破的被动局面。

因而韩信得以占领关中大部分地区,平定三秦,取得了楚汉争霸的初期胜利。视线转到诸葛亮这边。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基本上玩的也是韩信声东击西的老套路,一方面由赵云兵出斜谷,吸引关中魏军的主力,另一方面则是由自己亲率主力出祁山道,意在快速占据陇右地带。很明显,诸葛亮的战争目的就是夺取陇右,至于吞并关中,估计连他自己都觉得蜀军没那么大的胃口。

这也是受制于蜀国兵力短缺的困境,满打满算的10万兵马,根本复制不了韩信一路佯攻,两路齐头并进的战略。就连赵云一路的牵制部队,也是兵力短缺,很快就被曹真击败。兵力的捉襟见肘,还让诸葛亮在陇右战场很被动,负责守卫街亭阻击魏国援军的马谡,战败的原因有部分也是兵力不足。试想一下,赵云若是牵制了更多的曹魏关中主力,马谡若是有足够兵力顶住张郃的攻打,诸葛亮便有充裕的时间肃清陇右残余的曹魏抵抗势力,那么北伐的形式可就大不相同了。

所以,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在战略上没问题,只是蜀汉的军力撑不起他如此庞大的计划,导致最具突袭性的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往后的出兵,可就没那么有突然性了。蜀军还未出川,魏军早就严阵以待,诸葛亮接下去的数次北伐,以及继任者姜维的“九伐中原”,都没有取巧讨便宜的地方,全是实打实的苦战。那是否说明诸葛亮不如韩信呢?并不是!他们两人所处的位置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不同,也就导致他们使用了不一样的战术。

韩信在刘邦那里,其实还没有进入核心管理层,刘邦对他的期待、以及他给自己的定位都很简单,就是打仗。更复杂的政治层面的东西,自有刘邦和他的智囊团去考量。这就代表韩信没有太大的思想负担。诸葛亮可不一样,他一人身兼数职,经济、民生、政治、军事,可以说蜀汉所有大事,最终都汇集到他这里,由他来处理,他是蜀汉实际上的头号人物。

身上负担的责任多了,为人处事就不能不谨慎,因为他的成败,关系的不是他一个人,而是整个蜀汉。所以诸葛亮不敢冒险,没有韩信那么洒脱。韩信暗渡陈仓,实际上风险很大,万一章邯就堵在陈仓呢?万一之后的作战打不赢章邯呢?带出去的大军不就废了?只是韩信、刘邦颇有赌徒精神,愿意去承担这种风险,输就输呗,又不是没输过。

但被刘备托以重任的诸葛亮赌不起,一力求稳。因而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计,自请带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长安,诸葛亮以此计太险为由弃之不用。诸葛亮真是胆小吗?当然不是,他是怕蜀汉基业毁于一旦。况且三国时的局势,也不容许诸葛亮像韩信一样行事。韩信出川时,外面还在乱哄哄的,项羽虽说让人忌惮,却没有一统天下的能力,诸侯为了各自的利益时常交战,汉军大可趁乱摸鱼。

诸葛亮面对的却不是那样的情况,如果说韩信出川首先遇上的敌人是各自为战的鬣狗,那他的敌人就是两头猛虎。此话何意?诸葛亮北伐时,三国鼎立之势已成,各方小势力基本被魏、蜀、吴扫平,虽然世道还在乱,但乱中已经建立了秩序,韩信、刘邦那一套并不适用。换言之,川外的蛋糕早被曹魏、东吴抢完了,诸葛亮要想出川,那就是虎口夺食。

文章TAG:三十六计例说战神大势天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