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攻城掠地讨伐董卓怎么省粮食,聚侠攻城掠地专区

攻城掠地讨伐董卓怎么省粮食,聚侠攻城掠地专区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11 11:06:48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另一方面,在进入洛阳时,原来从属于何进的禁军,也悉数被纳入董卓麾下。此时的董卓,拥有最强的边防军凉州、并州军和最强的禁军。战力冠绝诸侯!诸侯们名义上联络到一起,就是给彼此壮胆!否则一个个闹事,不管你是不是打董卓,闹一个,董卓以中央名义出来,发现一个灭一个,谁也跑不了!我们都渴望地方互相打,可是又怕朝廷管!所以,我们要先联合起来,让朝廷不要管!我们彼此之间,才能放开手来打!这就是对付董卓,“要这么多诸侯”的原因。

十余路大军联合讨伐董卓,为何成了孙坚的独角戏?

到了东汉末年,东汉王朝内部矛盾重重,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最终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之乱。面对严峻的形势,东汉王朝很快做出来反应:一方面派遣汉中央军队绞杀黄巾军,另一方面下放地方军权,让各地豪强召集军队对抗黄巾军。随着东汉王朝双管齐下应对策略,在短短的9个月后黄巾之乱就基本被东汉王朝所平定。尽管黄巾起义被平定了,但是其造成的影响根本没有消失,最大的影响就是导致东汉王朝对于地方的控制能力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随着汉灵帝的去世,使得混乱的东汉朝政雪上加霜,在外戚和宦官的斗争中,来自陇西的董卓脱颖而出拥立了傀儡汉献帝,最终控制了朝政大权。“十八路诸侯联军”讨伐董卓随着一介武夫董卓成为了东汉王朝的实际掌权者,迅速的引来了众人的不满,地方豪强都想要举兵讨伐董卓。很快关东就汇集了一直讨董联军,由“四世三公”的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联军兵分四路。

第一路,盟主袁绍和河内太守王匡驻扎在河内,由冀州牧韩馥进行后勤保障工作。第二路,豫州刺史孔伷驻扎在颍川。第三路,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已经济北相鲍信和曹操一同驻扎在酸枣。第四路,后将军袁术驻扎在鲁阳。以上四路兵马就是《三国演义》中所谓的“十八路诸侯”,在正史中根本达不到十八,而且诸侯联军也并没有是合兵一处,而是多路出击的。

孙坚也仅仅是从属于袁术方面的一支军队,而由于孙坚的能征善战使之成为袁术大军的前线总指挥。由于诸侯联军的云集,使得董卓感到压力非常都大,下令将东汉的首都迁到长安,自己则在前线与诸侯联军作战。董卓和诸侯联军方面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一点想要大打出手的样子都没有,双方都十分忌惮对面的实力。诸侯联军的瓦解随着时间的推移,驻扎酸枣的曹操见无人进军,于是决定自己单打独斗向西进攻。

但是很快在遭到董卓大将徐荣的阻击,经过一天的激战,最终以曹操的战败而结束。曹操的战败根本就没有引起酸枣联军中任何人的注意,联军仍旧不思进取,天天置酒高会。很快,酸枣联军就因为粮草耗尽和内部矛盾而自行解散了。随着酸枣联军的解散,董卓开始了反击作战,袭击了驻扎在河阳津的王匡,打破之。随着王匡军队遭遇大败,袁绍停止了继续讨伐董卓的想法,也下令退兵了。

十八路诸侯会盟讨伐董卓,他们后来各自的最终结局如何

公元189年,由于宦官和外戚火并,董卓渔翁得利,他率领精锐的西凉兵进入京城洛阳,废少立献,独揽大权,引起天下大乱,各地太守,州牧纷纷起兵勤王,准备驱逐董卓。三国演义中,在曹操的首倡下,关东十八路诸侯组成联盟,选举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一同讨伐无道的董卓。那么,正史上,各地军阀也曾讨伐过董卓,是否和演义中一样,也是十八路诸侯呢?他们结局如何?正史上,公元190年起兵讨伐董卓的各地虽然没有十八路之多,也是人多势众。

当时打出讨董旗号的势力有勃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奋威将军曹操十二路。而江东猛虎孙坚是作为袁术的部下参战的,如果把他加上,就那事是十三路诸侯,至于刘备,当时只是一个小人物,不能作为单独的一路诸侯。

他们都被盟主孙坚授予官职。《资治通鉴》中记载如下:正月,关东州郡皆起兵以讨董卓,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绍自号车骑将军,诸将皆板授官号。这次讨伐董卓,关东联军兵强马壮,把董卓好好教训了一顿,董卓被迫迁都长安。可惜的是,他们只是赶跑董卓,由于各自怀有私心,没有乘胜追击。这十三路诸侯结局如下:袁绍,利用“四世三公”的家族影响力,经过披巾斩棘,夺取冀、幽、青、并四大州,一举成为北方最大的势力。

文章TAG:攻城掠地聚侠董卓专区讨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