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三国志曹丕怎么建立魏国,辅佐曹操建立魏国

三国志曹丕怎么建立魏国,辅佐曹操建立魏国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11 11:24:30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曹丕登基称帝以后,取代了汉献帝,就不能继续在许昌建都了,所以就跑到了洛阳,在这里建都,预示着曹魏的正统地位。第四次建都在长安和谯。长安是西汉都城,而谯并没有做过都城。可是黄初三年,曹丕却下令,将长安和谯都纳入都城的范围,一下子出现了五座都城,分别是:许昌、邺城、洛阳、长安和谯。那么为啥要将长安和谯设为陪都呢?原因很简单,除了给当地房地产商带来利好消息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战略目的。

长安在关中地区,紧挨着蜀汉的汉中地区。所以扼守关中,才能挡住蜀汉集团的入侵。至于谯在安徽省亳州市境内,这地方距离东吴就比较近了,因此在这里设立陪都,主要是为了防备东吴的入侵。这么一来曹魏除了有洛阳这么一个正式的都城外,还有许昌、邺城、长安和谯这4座陪都。蜀汉是最简单的,只有成都。蜀汉的地盘实在是少得可怜,刘备当年拿下荆州以后,一度将南郡作为自己的治所。

可是他没多久又跑四川去了,所以南郡江陵城就这么被抛弃了。等到刘备拿下四川以后,便果断在成都建都了。为啥?因为当时他打下益州以后转了一圈,只有成都这地方是最发达的。而且四川大多都是山区,唯独成都及其周围一圈是平原地带。所以刘备就直接在成都建都了。后来荆州又丢了,就更没有机会迁都回江陵城了。至于打下来的汉中之地,压根就不适合做都城,人都被曹操给迁走了,在那里建都,是为了建个寂寞吗?总结:从建都也能看得出三国体量。

曹魏最牛,所占据的地盘都是古代最发达的地区,所以他们可以在长安、洛阳、许昌、邺城等地随便挑都城,基本都是现成的。东吴稍微有点困难,因为当时长江以南并没有那么发达,所以基础建设都没有跟上。因此孙权迁都需要搞各种大基建工程。比如迁都到建业就要在这里建石头城,迁都到武昌又要在这里建武昌城。蜀汉就更困难了,要地没地,要人没人,要钱也没钱。

三国时文武兼备的曹丕建立的魏国为何会成为司马懿家族的嫁衣?

人间正道是沧桑,大凡人出道行世,都讲究个名正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难做,背情逆理做事,难得民心,事不永久。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北方,天下九州已有其六,功德巍巍,无人可匹,在朝中成了说一不二的魏王,虽有代汉之心,但终未越雷池一步,民间早有曹操托名汉相,实乃汉贼的传言。曹操是打着汉家的旗号,才取得了一系列的功烈事业,本来他该忠心汉帝,辅汉中兴,但生性多疑的曹操,深懂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不敢以赤诚之心,有丝毫的放权归汉帝。

在野的州牧刺史和朝中那班忠心汉室的大臣、士族,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对曹操篡权,已非常不满,无奈面对血性残忍的曹操,又能怎样?只能是面服而心不服。尧瞬禅让已久远,虽为佳话,却难考真伪;王莽篡汉,不得人心,没过几年,又被光武推翻,重复汉家江山。秦末暴政,民心尽失,大汉得国,名正言顺。现在汉德未衰,民心尚存,岂可篡代?故司马懿名家大族,不耻曹瞒腐宦,不愿与曹家为伍,屡征不仕,最终还是曹操以生命相威胁,方出仕曹操。

曹丕不懂曹操所忌,逼迫汉帝退位,以魏代汉自立,其篡弑之心,昭然若揭,天下有良知的大汉士庶,又有谁不暗骂曹魏篡汉辱君,得国不正?你能如此代汉,我也能如此代魏,又有谁能说司马懿没这样想过?曹丕虽文武兼备,却忘记了曹操临终遗嘱,三马拱槽,司马有嫌,鹰视狼顾,仲达不可大用。曹丕不但重用了司马懿,还临终将他作为托孤大臣,以辅子孙。

司马懿文韬武略,聪明才智,在曹氏的重用下,尽得淋漓发挥,南征北战,东挡西杀,为曹魏立下赫赫大功,赢得了满朝情睐,在朝威望日满。曹睿以后,曹氏子孙衰败,很少有聪明睿智、文武功德的人能与司马懿匹敌。司马懿体健高寿熬败了曹丕、曹睿,能忍善伏超于常人,阴谋野心让人不知不觉,杀伐决断令人望而生畏。玩曹爽于股掌,弄魏帝于膝前,风平浪静之中,突然来了个高平陵之变,斩曹爽,夷曹氏,杀异臣,多疑残忍,心狠手辣,丝毫不让曹操。

曹丕在曹操去世后十个月就代汉建魏称帝,是曹操临死前交待的还是自已决定的,为什么

谢谢邀请,我是以史为鉴。虽然曹丕继任魏王后短短大半年就完成了逼汉献帝禅让称帝的操作,但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曹丕篡汉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汉朝从桓灵二帝开始,就已经通过卖官鬻爵、荒淫无道等把汉朝气数消耗殆尽。这里的气数其实就指的是民心。等到先后爆发黄巾之乱、董卓之乱,又把整个士大夫阶层的对汉朝不多的忠诚消耗殆尽。

所以当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自己地盘上之后,就传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说法。随着曹操一步一步平定北方,官也越做越大,到了丞相、魏王,取代汉献帝就差一步。可以说随着荀彧的死亡,曹操称帝的最大障碍只剩下自己。无论是刘备还是孙权都纷纷攻击曹操,即将篡汉自立。我们不知道曹操当时是否犹豫,又思考了哪些问题,但最终曹操只是写了《让县自明本志令》,在这篇文章之中,曹操说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大汉征西将军,为汉朝开疆辟土,现在虽然身份贵为魏王,但从未想过取代汉朝。

这篇文章堵住了天下悠悠众口,也堵住了曹操上升的最后一步。所以曹操才会暗示焦急的部下说:若天命在魏,我当成为周文王。曹操活的时候还能压制这些手底下想再进一步的从龙之臣。等曹操死后,曹丕成为魏氏集团的首领的时候,曹丕对于手下重要成员已经赏无可赏。于是在曹丕的主观意愿之下,也是在麾下众多大臣的集体推动之下,整个曹魏集团迅速的进入了代汉自立的流程之中。

于是,我们在书中可以看到:有人制造祥瑞,有人去劝汉献帝,有人迅速设立祭坛,有人准备分封祭天材料。短短大半年的时间,这一系列东西迅速准备完毕,并在汉献帝的配合下完美上演了禅让的把戏。曹丕的这番动作迅速巩固了自己的位置,也赢得了曹魏集团中重臣的支持。所以说曹丕称帝首先要有自己的主观意愿,其次要有下面政治集团中大臣群体的支持。

文章TAG:魏国三国志建立曹丕辅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