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热血三国蛮夷反攻胜利给什么,欢乐园《热血三国3》上演撕国订制

热血三国蛮夷反攻胜利给什么,欢乐园《热血三国3》上演撕国订制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12 16:02:00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而后期与施琅的反目也直接导致了施琅降清,削弱了自身力量。以郑成功自身的实力,不知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挽回天下。2、备战疏漏第一次遭遇台风损失8000多人,直接导致了第一次北伐的失败。在海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还能出现这么惨重的伤亡,就有点阴沟里翻船的意思了。如果第一次突发天气状况可以理解,那第二次错估南京江面的水文条件就显得不可原谅。

郑成功曾到南京学习过,而且作为本次北伐的最终目标,没有理由不对情况了如指掌,然而现实是郑军对南京复杂的水文条件一脸懵逼,还未开战就已出现非战斗减员。抛开郑成功的个人因素,这些不可测的水文导致的非战斗减员也是郑军失败的一大推手。只有水军,不利于城池攻坚。郑成功水军为主,但攻城需要陆军,倭盔倭刀在水上接舷战中作用巨大,但是面对城高墙厚的南京,郑军只能望城兴叹。

郑成功迟迟不攻打南京,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步兵以及攻城器械,光靠几门红衣大炮是不够的。而且,从郑成功围城布置上看,大军扎营距离过远,不利于协防,导致了郑军对南京只能是“围而不困”,而后期清军反扑时只能很快失败。最后是郑军的战斗力。一直以来,孱弱的战斗力一直困扰着郑成功,早先是还未接敌防线就已崩溃。后经过整训稍好一些,但是在面对强悍的清军,郑军战斗力还是显得矮人三分。

果然,清军反扑后,郑军再一次仓皇撤退。3、战略差池没有一个统一作战构想,导致全盘皆输。说到底,郑成功的北伐就是一个军事冒险行动,和吴军入郢一样一样的。而这样一个好构想也被自己生生地耽搁了。郑成功北伐,缺乏全盘的战略考虑,消灭了清军水师,收复了很多州县,招降了很多降将,这很好,但是在攻取南京战役中却屡屡犯错。

作为军事统帅,当然明白南京的价值,所以大军压境黑云压城。但当在南京城下得知上游的芜湖有义军投降的消息,就立刻让前锋张煌言前去受降,将进攻南京的时间再次延后。古语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样的自耗导致了南京之战的最后失败。从战术的执行来看,郑成功始终计较着一城一地的得失,想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没有一个全局的把握。

要知道,当时的江南,人心浮动,只要郑成功的大军迅速占据要地,基本是一呼百应的状态。所以他的目标是应该是夺取南京,巩固东南,进而为夺取天下做准备,而郑成功基本忽视了这一点。所以静夜史以为:若郑成功能够迅速占领南京,将清朝在江南的势力尽快扫除,迎立藩王,或许和江南的其他地方势力遥相呼应,再次在江南组建起朝廷对抗清朝。

秦灭六国中,最难打的是哪个国家?

郑成功北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个人认为是赵国,在战国末期只有赵国才是秦国最难啃的骨头。秦灭六国之战,其实是秦始皇接棒前六世的产业,继续做大做强。公元前245年,秦始皇即位。公元前241年,楚国春申君组织五国攻秦,结果被秦国大败而归。这场战争,标志着合纵联盟正式解散。同时,当时六国的情形,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秦灭六国过程,很多人只着眼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这十年。

其实,秦国的花费时间要更长。一、为什么是赵国?战国前一百年,国际舞台上的赵国默默无闻,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到了战国后一百年,赵国迅速成为了当时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当魏武卒、齐技击都相继落幕,赵国的灵武铁骑和秦国的锐士成为战场上最可怕的存在。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军事改革,军事实力迅速上升。先是除掉了心腹大患—中山国,然后不断发兵侵扰齐国。

从公元前263年,赵国接收了韩国的上党,直接与秦国对立。长平之战,赵国损失了四十五万大军,依旧在邯郸坚守,与魏国的援军将秦国打得全军覆没。长平之战虽然削弱了赵国的元气,但使赵国军民更加同仇敌忾,万众一心。这也是赵国能够再度坚持40余年的重要原因。赵国名将众多,先有赵奢、廉颇,后期又有李牧接棒。还有一批能当大任的战将可以统帅三军,可以说赵国的军事人才储备十分丰富。

尤其是赵武灵王开始与少数民族政权进行战争,相继灭掉了东胡、匈奴等边境部落,兵源、战马得到了优质的储备,在骑兵上,更是天下无敌。燕赵地区民风彪悍,又多苦寒之地,所以士兵的战斗意志比较高。军事人才、军队素质、军事装备样样不缺,这就是赵国敢冲在前面和秦国硬拼的底气所在。长平之战后的赵国,又打败了虎视眈眈的燕国,国势再度复苏。

文章TAG:热血三国撕国蛮夷订制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