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战争霸业怎么招的古德里安,关于高科技系统的技巧分享

战争霸业怎么招的古德里安,关于高科技系统的技巧分享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21 11:45:41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8月4日早晨,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包克、第2装甲集群司令古德里安、第3装甲集群司令霍特来到罗佛伊鲍里索夫,这是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所在地,希特勒已经来到这里,要亲自掌握前线情况。这三位将领无一例外都与希特勒准备先要进攻乌克兰的想法发生分歧。但是,经过分析,希特勒仍然坚持放弃原有先进攻莫斯科的计划,改成先进攻两头再中央的方案,就是暂停中央集团军群的进攻,将第2装甲集群南下增援基辅,第3装甲集群北上增援列宁格勒。

8月21日,希特勒正式下达命令,要求中央集团军群执行上述命令。8月23日,古德里安再次来到希特勒的大本营,竭力主张进攻莫斯科,认为时不再来机不可失,但被希特勒臭骂了一通,说此时放弃乌克兰就是不懂战争,批评高级将领们“对于战争经济一窍不通”,古德里安只好硬着头皮南下增援基辅。从这个层面看,希特勒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完全胜利的问题,发动苏德战争的目的就是占领苏联的领土和资源,而古德里安等将领考虑的却是局部打赢,所以,这是将帅之间站立点不同的分歧,也是他们对战场格局把握不同的分歧。

很难说谁对谁非,从一定程度上讲,很可能希特勒已经从前线发生的一切,看出了闪击战出现的补给困难难题,所以才下决心先要占领基辅。其次,古德里安等提出的正确建议真能正确吗?占领莫斯科就能打赢苏德战争吗?提出这个命题是针对一些人主观的认识,以为德军占领了莫斯科,苏德战争就结束了,实际上这是一厢情愿。且不说斯大林已经有了迁都古比雪夫的预案,更有南线兵力是苏军的主力,放弃这么大一块诱饵不吃,德军肯定也会后悔不已。

巴巴罗萨计划的初衷不可谓不堪称完美,希特勒的想法是占领列宁格勒第一、莫斯科第二、基辅第三,但经过两个多月的进攻,北线应该最先完成任务的目标没有达成,希特勒7月份亲自飞到北线督战,而中线和南线又进展迅速,后勤和补给根本都跟不上来,一些装甲部队甚至要停下来当步兵使用,以维持占领地的安全和秩序。对于希特勒来说,战场形势的变化远比执行巴巴罗萨计划重要得多,所以他才及时终止了进攻莫斯科的计划,而采取了先两头再中央的策略。

从事后分析来看,德军围歼基辅苏军的做法并无不妥,相反,如果不是德军集中歼灭乌克兰的苏军主力,后续也不会有那么多补给和资源供德军利用,要知道德军在东线的失利,很大因素都是资源匮乏引起的,从这个角度看,即使事先占领了莫斯科,不仅德军要分兵把守进行坚固防御,还因资源不足而提前走向失败。苏德战争德军输在哪里?当然是缺乏资源和补给不足上面,看看德军失败的每一场战役,都存在兵力不足和补给跟不上的问题。

莫斯科战役如此,斯大林格勒战役同样如此,所以,从这个层面看,希特勒暂缓进攻莫斯科却是顺应战场需要的一招好棋。第三,古德里安的闪击战有其优长,但并不是无懈可击。翻开二战历史,各国对装甲坦克的运用可谓参差不齐。一战以后,世界各国都认识到装甲坦克在陆战当中的重要作用,英法虽然认识到了,但他们却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防御和如何阻止外敌入侵上面,马其诺防线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英法的坦克在二战中没什么亮点。

苏联也认识到了,但斯大林认为苏联地大物博,发展空军和炮兵比坦克来得直接,所以1940年组建20个机械化军的计划只落实了一半,战争打响只有9个机械化军完成组建。与其它各国不同,受一战战败国的影响,德国在赔偿英法高额战争赔款的情况下,还要受不准扩建军事力量的限制。所以,德国是在暗中发展军事力量的,闪击战理论的形成也是有别于其它国家。

正是由于古德里安等把目标全部放在如何进攻上面,与希特勒的扩张理念一拍即合,这才使闪击战有了用武之地。那么,古德里安的闪击战真的无懈可击吗?当然不是。毕竟古德里安创建闪击战理论也有认识受限的问题,又没经过战场检验,他怎么知道就能打败苏军呢?所以,闪击战从出台到走上战场是有几个过程的。一方面,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古德里安创建闪击战也是从英国人富勒和德国人施里芬的作战理论演变而来,到希特勒建立第三帝国,确立闪击战思想。这个过程主要是与希特勒急速扩张的野心相吻合,装甲坦克的快速打击与希特勒想尽快占领欧洲的想法不谋而合,这才使闪击战有了市场。另一方面,闪击波兰到占领法国,是闪击战的试验过程。从闪击波兰到闪击苏联,希特勒的排兵布阵是一场比一场大,其过程也是循序渐进的。

如果说闪击波兰是小试牛刀,那么占领法国就是巴巴罗萨计划的预演。到进攻苏联时,德军已经没什么后顾之忧了,以为闪击苏联与闪击西欧各国会是一样的结果。第三方面,闪击战在苏德战场上打不了持久战消耗战。对于这一点希特勒和古德里安都没预料到。古德里安在他的自传里也提到了,当他的装甲部队前出深入到苏军纵深以后,德军的步兵根本就跟不上来,而同时德军的后勤和补给又因苏联的地理环境和道路不畅遭到阻碍,在基辅战役打响以前,闪击战的短板已经暴露出来了。

这点,可能也是古德里安急于进攻莫斯科的原因之一吧。从上面分析看出,闪击战在苏德战场仅仅存续了半年左右,莫斯科战役结束,希特勒也改变了打法,德军的进攻也不再多路出击,说明闪击战在东线战场遭遇到了瓶颈。而对古德里安来讲,莫斯科战役以后他就被解了职,说明闪击战不再吃香,即使希特勒听了他的话,提前进攻莫斯科,仍然解决不了闪击战打不了持久战和消耗战的问题,最终,德军仍然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如何评价曼施坦因与古德里安的指挥才能?他们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都是推崇机动作战的将领,他们对于装甲部队的理解和使用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古德里安是德国装甲部队的缔造者,“闪电战”的创始人,而曼施坦因则将装甲部队的作战理念同传统的战略战术完美的融合,总之他们都推崇部队的机动作战,用战争的艺术来赢得胜利,而不是笨拙的毫无弹性的消耗战!关于两人指挥能力的比较确实非常困难,他们并没能在战场上在同一时间在一个相接近的位置上一起作战,在法国战役中,古德里安已经是指挥3个装甲师的装甲集群司令了,而曼施坦因当时仅仅指挥着一个步兵军,还是第二线的步兵军;到苏德战争的初期,古德里安是第2装甲集团军的司令,而曼施坦因只是一个装甲军的军长;后来等到曼施坦因升任第11集团军司令时,古德里安已经被希特勒解职了。

此后曼施坦因一直坐到了集团军群司令的位置,独立的指挥一支战略兵团,而古德里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赋闲后被重新召回担任装甲兵总监,告别了前线的指挥生涯;战争末期,曼施坦因在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的位置上被解职,而随后古德里安则升任陆军总参谋长,所以两人的指挥才能很难做出比较。我们仅就以他们共同担任过集团军司令一职来简单的对比下,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团军(初期叫装甲集群)在苏德战争初期一系列的合围战中表现突出,完全体现了闪电战的精髓。

他的装甲师马不停蹄,完成了数个大规模的包围圈,大量的整建制苏军遭到歼灭,尤以基辅合围战最为著名,此战古德里安的集团军便是作为钳形攻势中的其中一个铁钳顺利的夹住了苏军主力。对于曼施坦因的第11集团军,则不得不提堪称经典战例的克里木战役,这里既有传统的阵地战,还有攻城战、登陆战、反登陆战,而且战场相对封闭独立,完全由曼施坦因一人来指挥,而不受其他的干扰,最终他以劣势的兵力围歼了优势的苏军,一个步兵集团军在一个战役中歼灭30多万苏军的情况在整个东线战场也是极为罕见的。

文章TAG:古德里安霸业高科技分享战争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