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袁术江亭是哪里,三国演义袁术江亭丢性命

袁术江亭是哪里,三国演义袁术江亭丢性命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4 05:22:40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袁术跟孙坚吹牛,说他老爸是大司空,他是后将军,父子两都是正国级干部。袁术是个大流寇,他的属下都是小流寇。最后,袁术集团的灭亡也是很有特点。因此可以这么说,袁术并非是汉末群雄的背景墙,他也是个亮点很多的人。而孙氏一族为了袁术的基业,也是抛头颅洒热血。

“冢中枯骨”的袁术是怎样一个人,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冢中枯骨”的袁术是怎样一个人,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袁术被《三国演义》黑惨了,很多亮点都被演义直接无视。比如他的实力,孙氏一族背叛他之前,他就没弱过;还比如他的外交能力也很强,他的盟友其实非常多。再比如他的战略眼光也很好,割据东南半壁江山的思路,最早就出自他的设想。因此可以这么说,袁术并非是汉末群雄的背景墙,他也是个亮点很多的人。然而,袁术虽然有很多亮点,不是废材,但时人对他的评价却并不高。

因为他的行事作风颇似“流寇”,做事没有一个长远规划。跟后来的黄巢、李自成是一类人。这类人搞流窜作战、打地盘、动员老百姓都是一把好手。但来的快,去的也快。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说的就是那种人。因此,当时和后来的文人士大夫,普遍都看不上袁术,对他的评价很低。一、有一定的大局观十常侍之乱前后,袁术的叔叔袁隗密诏董卓进京,哥哥袁绍挑拨何进与宦官的矛盾,激化朝廷内的政治矛盾。

两人仿佛不把东汉这栋危楼拆了,就誓不罢休。(东汉末年的乱世,直接原因就是袁氏一族乱搞)当时的袁术在干嘛呢?他什么也没干,就在一旁无所谓的看着。因为他不认可袁隗、袁绍的主张,觉得他们会搞乱国家朝廷。但是当大将军何进被十常侍杀掉后,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立即出手,非常利落。就在何进被杀的当晚,袁术率虎贲军与何进的死党吴匡,袁绍,一起合力进攻皇宫。

宦官们打不赢,很快被杀散,退入皇宫打算胁迫汉少帝,并以皇帝的名义制裁攻打皇宫的一干人。袁术见太监都逃进了宫,下令火烧皇宫,逼迫十常侍弃皇宫出逃。不得不说,袁术的这个决定,非常有眼光。因为宦官关闭宫门固守,控制皇帝,此时反宦官的何进旧部,乃至整个士大夫官僚集团都非常的被动。如果不及时破局,宦宦官只要以皇帝的名义宣布袁术一党人是叛逆,那么宦官就重新掌握了主动权。

当年窦武和陈蕃政变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把宦官和皇帝剥离,导致自己陷入被动。所以说,袁术此时主动站出来,下令火烧东西宫,逼迫宦官弃宫城出走,把皇帝和宦官一党剥离开,是非常有前瞻性的决定。虎贲军一把大火烧了皇宫后,宦官果然逃出皇宫。但是,让袁术没想到的是,袁绍居然干了一件特别不地道的事——袁绍下令,见到没胡子的人就杀,无论老少!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

或有无须而误死者,至自发露形体而后得免。宦者或有行善自守而犹见及。其滥如此。死者二千馀人。——《三国志·袁绍传》不得不说,袁绍这是成心要杀皇帝。毕竟当时皇帝和陈留王都是小孩子,他们都没到长胡子的年纪,也属于“无须者”。不过,由于宦官事先背走了皇帝,袁绍浑水摸鱼的计划没有实现。但这件事之后,袁绍和袁术就闹掰了。

袁术觉得袁绍太招摇,简直就不是个东西。二、有一定的外交能力十常侍之乱后,董卓进京,外戚和士大夫一通乱杀的结果,就是让董卓占了便宜。当董卓操控朝廷后,局面立即失控。袁绍知道自己斗不过他,就跑路了。袁术一开始没跑,但后来发现事态失控,明白洛阳是虎狼之地,不能再待了。于是他也连夜带着虎贲军连夜从洛阳潜逃,跑到了荆州南阳郡的鲁阳县。

并以鲁阳县为根据地,跟长沙太守孙坚结盟,组成了当时实力最强大的反董势力。备注:董卓乱政时,孙坚进京勤王。在经过武陵郡(常德)时,卷入了一场蓄谋已久的政治斗争。武陵太守曹寅拿孙坚当枪使,骗他杀了当时的荆州刺史王叡。由于孙坚未经请示就擅杀上级,朝廷罢免了他的太守。孙坚顶着逆贼的名号到了南阳后。袁术跟孙坚吹牛,说他老爸是大司空,他是后将军,父子两都是正国级干部。

孙坚杀人那点鸡毛小事在他眼里都不叫事。只要孙坚替他杀了董卓任命的南阳太守张咨,袁术就替他把杀刺史的事都给抹干净。孙坚认为袁术腿粗,就毫不犹豫杀了张咨,与袁术合兵一处。袁术在得到孙坚后,如虎添翼。因为袁术有声望,孙坚有本事。两人一个能吹牛,一个能打仗,简直是绝配。初平二年(191 年),孙坚与袁术联合讨伐董卓,并将董卓驱逐出了洛阳。

随后,袁术和孙坚进入洛阳,拜祭汉室先帝,还平整了被董卓破坏的历代汉帝皇陵。这一举动,让袁术当时的社会声望达到了一个令群雄仰慕的高度。后来孙坚战死,袁术又继续拉拢孙策、孙贲等孙坚的余部为自己效力。而孙氏一族为了袁术的基业,也是抛头颅洒热血。除了孙氏一族外,当时的诸多实力派,比如黑山、汝南、颍川黄巾军;泰山诸将(以臧霸等人为首的盘踞在以泰山郡为中心的青徐兖一带的军事集团);匈奴单于於夫罗;以及公孙瓒等人,都跟袁术有交往。

总之,当时的一些不入流的地方实力派,都跟袁术私下里有交往。这其实也说明,袁术这人很能吹水,很能拉拢异己势力为自己卖命。三、颇有实力董卓兵败洛阳后,当时孙坚想继续西进,趁董卓在关中立足未稳时,一举干掉董卓。岂不料,恰好在此时豫州刺史孔伷病死,豫州成了一个无主之地。为了争夺豫州,袁术一面表举孙坚为豫州刺史,鼓动孙坚从讨董前线退兵,去抢豫州。

一面在南阳趁机扩张地盘,控制了整个南阳郡。孙坚一开始不想退兵,但是架不住袁术有恩于他,他也就勉为其难的退兵,并打败了袁绍派来跟他抢豫州的周禺。孙坚占据豫州后,袁术的势力在当时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截止初平三年(192年)时,袁术基本控制了荆州北部的南阳郡和豫州两郡(汝南郡和颍川郡)。领有三郡之地,远超同时期的袁绍和曹操。

这里有朋友可能要问了:区区三个郡,怎么就远超袁绍和曹操了呢?情况是这样的。袁术占的三个郡,地盘虽然不大,但人口众多,他占据的南阳郡和汝南郡是当时人口最多的两个郡。按照东汉永寿三年(157年)的人口统计:南阳郡有243万人,是第一人口大郡;汝南郡有210万人,是第二人口大郡; 两个郡的人口加起来,比当时整个江东的人口都多。

颍川郡有43万人,虽然人不多,但却是个士族大郡。荀彧一族就出自颍川。三郡人口合计将近有500万人,约占东汉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虽然当时三郡因为战乱原因,人口肯定没那么多了,但是人口减少是全国性的。袁术占据的三郡人口减少,别的军阀地盘的人口也一样减少。所以从比例上来说,袁术的实力比同时期的军阀都要强的多。

后来孙坚意外身亡,袁术被袁绍、刘表、曹操三方夹击,在南阳待不下去了,他就转战到扬州,只用了几年时间就又重新打出了一块新地盘。这块地盘之大,在当时是数一数二的。袁术是怎么在扬州开创新天地的过程就不细说了,简单点说,当时江东四郡的太守,诸如周昕、刘繇、王朗等人,都不是袁术的对手。袁术派人去攻江东,几乎是如摧枯拉朽一般。

打的江东当地官员屁滚尿流。并且,袁术还同时调兵遣将攻打徐州,把徐州刺史陶谦给打得连连丢失城池。这也导致后来陶谦病死,刘备领徐州刺史时,实际上接手的地盘根本没多大。截止到建安二年(197年)初,袁术领有的地盘,北抵豫州陈国(东汉封国);东临下邳和广陵郡;南至会稽东冶;西接刘表的江夏郡。横跨扬、豫、徐三州,一共领有十一郡土地。

是当时势力最强的军阀之一。如果参考东汉永寿三年的人口统计,袁术当时下辖的人口,差不多有八百万。相比周边的势力,袁术不仅地盘大,而且环境最好。其控制的地盘,如江东,几乎没有什么动乱。而当时的袁绍和曹操,那简直是一个比一个惨。袁绍北面有公孙瓒,让袁绍寝食难安。曹操四面八方全是劲敌,如果不是因为曹操有过人之才,他绝对死的惨。

可能也正是因为看到自己割据东南,没有像样的对手,所以袁术才会在公元197年,不可一世地僣号,自称“仲家”。备注:袁术僣号“仲家”,是第二的意思,并不是皇帝的意思。四、没有政治远见虽然袁术的地盘很大,但他是游侠个性,做事完全没有长远的政治纲领。就跟水浒里面的梁山好汉一样,今天有酒今天喝,明天的事情不操心。

早年他占据南阳时,就是各种花天酒地,不修法度,以钞掠为资。他奢姿无厌的生活令当地的老百姓对他是恨之入骨。后来袁术被来自北面的袁绍、曹操,南面的刘表、黄祖的夹击,被痛打落水狗。惨的不能再惨了。流窜到淮南后,好不容易东山再起,但袁术没有远见的毛病一点也没改。稍微有一点实力了,他就僭越,结果没过几个月,僣号的厄运来了。

先是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册封孙策,让孙策在江东划江自立;随后,徐州的吕布又与袁术翻脸,双方大打出手,死伤惨重;紧接着,淮南突降天灾,连续几个月都没有下雨,饥民遍地。在这一连串的打击下,袁术一下子从老天爷的宠儿变成了弃儿。这便是所谓来的快,去的也快。一个军阀若是扩张的太快,而他自己又没有政治远见的情况下,庞大的势力瓦解掉,是分分钟的事。

说实话,吕布当年偷袭兖州时,曹操比袁术要惨的多。但是曹操最终翻盘了,袁术却一跌到底,这就是雄才大略和“游侠”的区别。游侠有个性,但终究扛不住压力,没有力挽狂澜的本事。最后,袁术集团的灭亡也是很有特点。别的军阀都是被消灭的,如袁绍。而他却是“无敌自破”。在别人没有攻击的情况下,自己把自己玩死了……五、颇似“流寇”袁术是四世三公出身,但他却喜欢跟寒门出身的人一起玩。

比如孙坚,比如袁术手下的很多将领,都是寒门出身。更为搞笑的是,袁术由于当年在南阳盘剥老百姓,被老百姓抵制吃了大亏。于是他在流窜到淮南后,一改往昔作风。不盘剥老百姓了,而是对士家大族往死里整。(这也是为什么以穷人为主的黄巾军、黑山贼以及各地的土匪,都纷纷拥护袁术的原因)当官的跟农民搞一块去了,这简直是匪夷所思的一件事。

士大夫阶级听说袁术是这么一个奇葩,对他的评价都不高。尤其是让梨的那个孔融就评价他是“冢中枯骨”。(当然孔融也没什么本事)并且,还有更匪夷所思的。后来袁术不是快不行了嘛,他的两个部下雷薄、陈兰认为袁术快完了,就跑到天柱山落草为寇。我只听说过官军被奸臣所害,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逼上梁山的例子,还没听说过官军明明在“走投有路”的情况下,却自上梁山的。

真是有什么样的主公,就有啥样的臣子。袁术是个大流寇,他的属下都是小流寇。后来袁术彻底垮台,他第一时间居然也不是投奔别的军阀势力,而是莫名其妙的也想去投奔雷薄和陈兰,打算一起落草为寇。这简直啊!真是没谁了……所以说,历史上的袁术评价不高。一方面是他确实没有政治远见,另一方面是他浑身一副流寇作风。明明是个士大夫,却混的像黄巢、李自成一样,如同流寇一般。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小说确实把袁术黑惨了,他并非一无是处。他其实属于有“大略”的人。比如别人苦打苦杀,他却特别会“钻空子”,投机取巧,使“巧力”占领淮南。这说明他有眼光,有“大略”。但是,他这个人无雄才。其能力与野心严重不匹配,并且也过于自信。总是一副自我感觉良好、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目中无人的感觉。

袁术做出了什么决定?为什么这个决定会是袁术失去天下的原因?

“冢中枯骨”的袁术是怎样一个人,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加速袁术失败的原因是过早的称帝,正是这个决定,让袁术在不久之后便退出了历史舞台。自董卓乱汉开始,再到三国鼎立,期间经历了多次洗牌。大浪淘沙,许多风云人物相继落幕,其中袁氏二兄弟是第二轮争霸中的佼佼者。如果把握机会,很有可能问鼎天下,只可惜二人后期因为种种原因相继陨落,其中袁术的失败的必然原因是气量狭小,直接原因是过早的称帝。

我们从头道来:诸侯割据雏形公元189年,董卓废少帝刘辩,把持朝政,霍乱超纲。不过在此期间,为了维护政治稳定,董卓也开始拉拢氏族,分派了很多有名望和能力的人去各地做太守,其中包括袁绍、韩馥、刘岱、鲍信和孔伷等,此时袁术不在其列。当然这也没什么好丢人的,后来一统北方的曹操此时也不在此列。不过两人还是比较聪明的,眼见形式不好便逃跑了。

而那些分封出去的一方太守,便是诸侯割据的最初雏形。一封讨伐董卓的檄文,更是吹响了天下纷争的号角。在这第一轮的争霸中,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于是一些庸才殒命,天才主见开始脱颖而出。大浪淘沙沉者为金我们站在后世的角度,认为二袁一个优柔寡断,一个寡情多疑,皆不足以成大事。然而二人在天下大乱之后,能够从无到有,由弱及强,最终形成东西对峙的格局,绝非泛泛之辈。

袁术起家最初在南阳,后占据了豫州,乃是天下腹地,黄河流域,人口和粮食都很充足。从190年讨伐董卓,到192年两三年间,最初分封的各路太守,像韩馥、孔伷、刘岱、鲍信等全都挂了,最终留下来的仅有张邈、袁绍、刘表等寥寥几位,其他势力包括袁术、张鲁、公孙瓒、陶谦、张绣、张扬等,这是第一轮大浪淘沙剩下的势力,而此时的所谓三国之主曹操、刘备、孙坚,还都分别在袁绍、袁术帐下(刘备更惨啦,实力还很弱,四处给人打工)。

而在这些大势力中,能拿得出手的也就二袁、刘表、公孙赞、陶谦等,袁绍与刘表结盟,袁术和公孙赞、陶谦结盟,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出,此时已经形成东西之争,而为首的正是袁绍袁术。风卷残云胜者为王此时的政治格局其实已经十几分明晰,双方角逐,胜者王侯败者寇。正是二人大展拳脚之时,然而此后二人却同时暴露出致命的弱点。袁绍优柔寡断贻误战机,在击败公孙瓒之后没有选择一鼓作气,消灭后方不稳定的曹操,而是按兵不动半年有余,坐等曹操收复张绣平定乌丸,最后在对战中败给曹操。

袁术则是骄奢淫逸,猜忌多疑,属下逐渐与之离心离德,其实如此发展下去,袁术凭借地理优势至少还可以安于一隅,但是人要是自己作死,老天爷都救不了,袁术竟然在建安二年(197年)选择了称帝,自此成为众矢之的,两年之后便被曹操给灭了。乱世争霸不同于其他的权利斗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袁术的悲哀就在于,他做出的这一决定失信于天下,成为天下公敌,虽然那就是一层薄薄的窗户纸,敢于第一捅破的人,不一定会获得好的下场。

文章TAG:袁术江亭是哪里三国演义袁术江亭丢性命袁术江亭哪里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