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自然之道读后感是什么,顺应自然之道的意思是什么

自然之道读后感是什么,顺应自然之道的意思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9 21:03:54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在康德之前,唯理论一家独大,神圣不可侵犯,“完整和一致”是宇宙真理,而科学只是认知“现象片段”,上不了台面。康德重新塑造了唯理论的本体自然观,厘清了本原和科学的逻辑关系。康德说:“知识的合法性基础存在于本原的奠基之中”。“科学理论是人造的,我们试图把它们强加给世界。”“我们的理智不是从自然引出定律,而是把定律强加给自然。

”从西方自然哲学之父泰利斯开始,西方2000多年的哲学史,要不是对“完整和一致”的本体没有正解,要不是对本体无解。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康德指出:“完整和一致”的宇宙本体是人类的先验观念,不可被实证,人类通过“知性”获得的科学知识,仅仅是对“现象界”的认识。而“现象界”中的东西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能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望。

人们可以进一步把“知性”的各种知识再加以“综合”“统一”,把它们整理成无条件的、绝对完整和一致的知识,也可以揭示普遍性和一致性,这是人最高级的认识活动能力,叫“理性”。康德认为“理性”企图达到最完整、最高的统一体:灵魂、世界和上帝,即认知“完整和一致”的宇宙本体!康德从唯理论逻辑的角度,肯定了科学知识的合法性地位!从18世纪末开始,人类文明的格局改变了!为何说科学和宇宙学是道内的沙砾?以自然科学奠基的机器革命,将人类带入了工业文明时代,带来了经济的繁荣、物资的丰富和生命的便利。

瓦特1876年发明蒸汽机并引发了工业革命尼采认为:“知识归根结底是权力意志的表现。”以数理化生为基础的科学,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插上了政治功利和经济功利的双翼,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受权力意志的影响,科学在人们的心目之中完全等同于真理和评判标准。很多科学家也试图用科学来解读宇宙起源和自然本质。到了20世纪,随着天文学的发展,又兴起了宇宙学,兴起了大爆炸宇宙论。

为何说科学和宇宙学是道内的沙砾呢?就以感官实证立足、主要采用“让认识向事物看齐”的归纳逻辑的科学而言,一方面科学奉行的是笛卡尔的机械自然观,即把宇宙自然和生命当成是一部精密的机器来看待,而宇宙和生命是自然力的产物,机器是人为力的产物,从机器角度是永远无法求真的,就像我们从科学角度永远认知一根小草的制造过程一样;从科学角度永远无法认知一根小草的制造过程另一方面,归纳逻辑永远无法证实,而只能证伪。

比方说,实验观察了100万只绵羊都是白色的,然而立论说“所有的绵羊都是白绵羊”,这个立论永远无法证实,因为永远无法实验观察完所有的绵羊,每时每刻世界各地的绵羊本身也在不断地生死,但却可以证伪,即只要是有人找到了一个黑绵羊,就可以证伪。相反,由人文始祖伏羲-黄帝-文王-老子-庄子开启、传承和发展而来的道本体,从伏羲感天悟地创作出来的太极八卦开始,就是在解读宇宙之奥和生命实相,历经7000多年的薪火相传,既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又是华夏族群的聚合纽带,是经由无数古圣先贤通过修真方式实证过的自然之道。

大道至简!庄子将自然之道,或者说是道本体总结为一句话:“通天下一气耳!”战国时期道家大师庄周“通天下一气耳!”当然,自然之道浩瀚无垠、博大精深,绝不仅仅是一句话那么简单,但这一句话就是万物必定在遵循的自然之道,是终极存在、终极依据、终极智慧和终极真理!而科学把人造机器的学问研究到了极致,但“通天下一气耳”作为终极存在和评判标准,科学知识可以在此纲领下增砖添瓦。

就宇宙学而言,追求实证的科学只能看到4.9%的宇宙天体,还有95.1%的宇宙存在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宇宙学无法解读暗物质与暗能量。而自然之道则不同,通天下一气耳!从宏观宇宙到微观粒子,全部都是元气的产物。元气弥漫、充斥在整个宇宙空间,造化了宇宙万物,充盈在宇宙万物的内部,主宰着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老子》第六十二章曰:“道者,万物之奥。

”元气论、阴阳律和五行说就是自然之道解读宇宙之奥、人事要害和生命实相的三大哲学理论。所有的宇宙密码、未解之谜和不可抗力都在其中。从逻辑上来说,自然之道属于哲学本体论,而宇宙本体是宇宙万物的终极存在、终极依据、终极智慧和终极真理,是人类一切思想、文化和知识的纲领所在,自然可以凌驾于任何科学和宇宙学之上。

文章TAG:之道读后感顺应自然之道读后感是什么顺应自然之道的意思是什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