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司马懿功劳大为什么不被皇帝杀,曹睿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司马懿功劳大为什么不被皇帝杀,曹睿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7 10:07:53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后来在岑文本的求情下,李世民将侯君集释放。他自认为功高不应该被罚,但是帝国有帝国的规矩。于是他开始对李世民又怨言,以至于这种怨言还对着张亮说了,后来侯君集和太子李承乾互相利用,想要谋反。李承乾意图谋反被抓,而侯君集则被自己的女婿贺兰楚石所告。侯君集认罪后,李世民还试图想要保住侯君集的命,但是朝臣却认为侯君集罪大恶极,天理不容(可见侯君集没少惹大臣们)。

最后李世民下令将侯君集处死。张亮的死与李君羡和侯君集相比,确实冤枉一些,但也不冤。他原本是李世民的心腹,也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645年还与李绩兵分两路进攻高句丽。但是张亮却停妻再娶,竟养了500名义子。646年,常德告发张亮私养500义子意图谋反,这谋反只有人证,但没有物证,不过李世民却直接为此案下了定义:“亮有义儿五百,畜养此辈,将何为也?正欲反耳。

”而当时的朝臣也大部分认为张亮该死,虽然也有人认为并没有证据证明张亮谋反,他是没有罪的,但是李世民还是坚决的处死了张亮。张亮的死或许和侯君集一样,都卷进了争储之中。李君羡、侯君集和张亮就这样被李世民处死了,并非李世民容不得功臣,而是他们自己做了错事。实际上李世民对功臣是很容忍的。单看尉迟敬德就知道。尉迟敬德是玄武门之变的第一功臣,因此自恃功高,常常给李世民出难题,和文臣在朝堂上不对付,还有一次就是在宴会上因为有人席位在他之上就不高兴,动手打了任城王李道宗。

别被电视剧《虎啸龙吟》给骗了,为什么历史上的司马懿一家人都很狠毒?

要说司马懿父子是不是狠毒,我们先不必着急争执,来看看司马家自己的后代是怎么说的吧。司马懿的曾孙叫司马睿,也就是东晋的第一任皇帝晋元帝,他死后,儿子司马绍继位,是为晋明帝。《世说新语·尤悔》记载:王导、温峤俱见明帝,帝同温前世所以得天下之由。温未答,顷,王曰:“温峤年少未谙,臣为陛下陈之。”王乃具叙宣王创业之始,诛夷名族,宠树同己,及文王之末高贵乡公事。

明帝闻之,覆面著床曰:“若如公言,祚安得长!”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这个晋明帝距离西晋创业已经挺久了,不了解自己祖上是怎么打下的江山,于是就问大臣。东晋著名的辅政大臣王导就跟他一五一十说了那段历史。(王导像)王导提到的宣王,正是司马懿,司马懿为了独揽大权,发动高平陵事变,诛杀了另一位辅政大臣——大将军曹爽,以及他的同伙。

一开始,曹爽是有机会反抗的,可是司马懿哄骗他,只要投降,就能平安富贵到老,取得了曹爽的信任。可是转眼间,司马懿就杀了曹爽,而且,是灭族,斩草除根。王导提到的高贵乡公事,指的则是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弑君。(央视三国演义,高贵乡公剧照)高贵乡公名叫曹髦,他本是曹丕之孙,曹魏政权的第四任皇帝。在他之前,皇帝是曹芳,可是曹芳仅仅在位11年,就被司马懿的儿子,同样是权臣的司马师所废。

司马师死后,弟弟司马昭继续独揽大权。可以说,从司马懿到司马师再到司马昭,司马师一族把曹魏的大权全部搬回了自己家,没有一个忠于社稷的。可惜,这个曹髦不愿意像曹芳那样任人宰割。当时人评价他才同陈思,武类太祖。意思就是文才像曹植,武略像曹操。可见这个人还是有些天赋的。可惜,曹髦生错了时候,他当上皇帝的时候,已经没有可用之人,毫无翻盘可能。

甘露五年(260年)五月初七一大早,不甘当傀儡的曹髦决定带兵讨伐司马昭。可惜,他手下哪有可用之兵?带去的无非是宫里的护卫跟奴仆。司马昭很聪明,自己不出面,而是派手下的爪牙前往抵御。一个叫成济的武士,直接上前,刺死了曹髦。这时候,司马昭才出来,为了平息大家的愤怒,还杀掉成济灭口,成济被捕杀之前大骂司马昭。

再往后,很多人都知道的,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采用禅让,正式当了皇帝,建立了西晋。在古代讲究忠诚、信义的背景下, 司马家通过阴谋手段获取权力的行为,其实是相当为人所不齿的,所以才留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话。回到开头,晋明帝司马绍还是一个有良知的好青年,所以他听了王导讲的这段家族史之后,直接蒙住脸趴在床上哭啊!若如公言,祚安得长?就是说,真要是你说的这样,我们司马家的皇位,怎么可能长久呢??!!顺便一提,西晋末年的五胡之一,羯族的首领石勒很有本事,他虽然出身低微,没读过书,但是起事之后经常找文人给他讲历史故事。

听得多了,他很佩服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这些人,却对曹操、司马懿获取政权的手段表达了深深的鄙视:大丈夫行事,宜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效曹孟德、司马仲达欺人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所以,看电视,大家乐呵一下就行,真实的历史,并没有那么优雅。补充几句,看了一下底下的回复,很多人说电视剧不必较真,确实,我也说了,看电视就是乐呵一下,这道题,题主问的原本就是历史,所以我也就说说历史。

一个朝代最大的是太祖,晋朝为什么太祖是司马昭,司马懿的功劳不够大么,他去哪里了?

谢邀,我们读书时候,贾谊《过秦论》里有这样一句话:“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七庙用来代指江山社稷,所以一直有天子七庙的说法。中国的早期的帝王祖庙,称“太庙”,根据古代文献记载:上古太庙,一庙一主。唐夏五庙,商七庙,周亦七庙。《礼记·王制》记载的就是商周时期天子七庙:“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

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天子七庙,三昭三穆,左昭右穆,最上面就是太祖,如下图所示(坐北朝南)。魏晋之时,每庙一主的形制变为一庙多室。魏有四室,晋为七室,东晋增至十室至十四室,亲尽则祧迁。原在庙内两厢别立夹室“储”,供奉已祧神主,后世则另立祧庙于殿后,至唐代,定为一庙九室;明清亦沿袭一庙九室,另立祧庙之制。

文章TAG:司马懿曹睿不杀功劳皇帝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