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大皇帝司马炎怎么开局加怒气,晋武帝为何催促司马攸回封地

大皇帝司马炎怎么开局加怒气,晋武帝为何催促司马攸回封地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7 16:57:35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大明。在传统史观中,明朝亡于阉患,尤其是九千九百岁魏忠贤罪大恶极罪无可赦。但是,这种观点极其幼稚而且错误。在政治斗争中没有好坏,只有对错。魏忠贤是很坏,但他却是皇帝的忠实拥趸,能帮着皇帝实现某些决策;而大名鼎鼎的“东林党”呢,他们也不是什么好鸟,正是他们代表着帝国东南地区工商业集团的利益,不仅在政治上与皇权对峙,在经济上更是抗捐抗税。

魏忠贤在的时候,皇权还能联合宦权与文官集团抗衡,崇祯皇帝看似大义凛然的“拨乱反正”却恰恰破坏了这种平衡。魏忠贤死后,崇祯皇帝眼巴巴地看着文官集团这群“正人君子”们党争、扯皮、推诿,就是不为帝国分忧。所以,崇祯自挂煤山的时候,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大臣个个可杀。曹丕厚此薄彼,破坏的正是曹魏政权的政治平衡。

尾言。司马氏篡曹后,充分借鉴曹氏无宗室夹辅的血腥教训,不仅广封宗室,而且各宗室王在辖区内均拥有独立的人事任免、募兵以及财政大权——这就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权力急剧膨胀的宗室王在司马炎死后,立即因为皇权之争引发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场皇族内乱:八王之乱,更导致了中原大地最大规模的一次异族入侵(五胡乱华),不仅西晋亡国,更给中原文明带来了一场持续三百多年的深重灾难。

晋武帝司马炎的几个关键决策,如何耽误了西晋的国运?

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晋消灭东吴,所谓“降孙皓三分归一统”,结束了几十年的割据局面,统一了中国。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有效措施,“广揽贤能”。同时把“以孝治天下”作为起伦理总纲,提倡孝父母,敬老人抚恤孤寡。并提倡恭俭,使西晋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司马炎在消灭东吴后,慢慢的开始殆惰朝政,荒淫无度起来。

他认为曹魏的灭亡,是因为没有给皇族子弟势力,使皇室孤立了。于是他就大肆分封宗室,共计分封二十七个同性王,每一位都有自己的军队和文武官员,以拱卫他的中央政权。再有就是司马炎在公元267年初,立司马衷为太子。司马衷是司马炎的二儿子,因大儿子去世,司马炎一直没有立太子,老二司马衷先天不足,有些痴呆。但是他终是架不住皇后杨艳的死缠烂打,软磨硬泡,还是立傻儿子司马衷做了太子,并在公元272年,为太子司马衷举办婚礼,娶了历史上比较有名贾南风为太子妃。

司马炎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弱智儿子?他没有其他儿子吗?

司马炎对继承人的选择是经过深思熟虑、充分权衡了的,只是他也没有想到所托非人,最后发生了八王之乱。最终选择司马衷作为皇位继承人,潜夫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不足之处,请大家不吝赐教。①司马衷是司马炎的嫡长子,当初司马炎之所以能继承司马昭王位,因为他是为司马昭的长子,司马昭却有意让幼子司马攸继承王位,但在众臣的反对之下,司马炎最后确定司马炎为继承人。

现在司马炎在继承人上想确立别的儿子,同样遭到大臣们的发对。②司马衷后面的士族势力强大,改立继承人会引起更大的动乱。司马衷后面是皇后的杨氏家族及太子妃的贾氏家族,双方都权倾朝野,左右着朝堂上下甚至社会上的关系人脉,司马炎不得不考虑他们的利益。③司马衷对司马炎的影响还不错。司马炎曾经对这个儿子的智商进行过怀疑,曾经做过多次的测试,但在太子妃贾南风的操盘下都成功应付过去,让司马炎认为自己的儿子能力还是不错的。

司马炎如果没有传位给司马衷,那么晋朝会不会是个长寿王朝?

首先,要说明一下,晋朝本身寿命也不短了。从公元265年到公元420年,整整155年的历史。而中国历史上,能够超过100年的王朝,除了夏商周之外,也唯有汉、晋、唐、宋、明、清而已。所以,晋朝不是个短命王朝。最少应该算是一个寿命中等的王朝。但是,晋朝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最没有存在感的王朝。没有之一。且短短的155年里面,还被分为西晋和东晋两个阶段。

西晋从公元256年开始,到公元316年,总共51年,而东晋从公元前317年开始,到公元420年,共104年。西晋还能勉强称得上一个统一的王朝。东晋撑死了也就是一个维持东南半壁江山的地方政权而已。在北方,是包括汉族在内的多个民族建立的一大批政权,统称为“十六国”。此外,西晋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灭亡的政权。

文章TAG:攸回司马炎晋武帝开局封地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