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什么爵位性价比高,斗鱼什么爵位性价比最高

什么爵位性价比高,斗鱼什么爵位性价比最高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7 04:12:35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王室领地上修筑了城堡,城堡也需要一个长官,这就是城堡伯爵。霍亨索伦家族在受封勃兰登堡边疆伯爵以前,就是纽伦堡的城堡伯爵。还有前边我们说过的边疆伯爵,这种职位在德意志是专管公国的边疆区的。但是随着德意志人的东进运动,这些边疆区变得越来越大。其中有的边疆区干脆独立成了公国,比如奥地利公国就是典型。还有得则夺取了旧公国的权力,比如日后的萨克森国王在称王以前就是萨克森公爵,而实际上他们统治的只是当年老萨克森公国的一部分。

再比如有的边疆伯爵干脆就取得了直属于皇帝的地位,成为帝国的独立诸侯甚至是选帝侯,勃兰登堡边疆伯爵就是典型。而边疆伯爵有时候被我们翻译成边疆伯爵还有时候被翻译成藩侯,还有时候翻译成侯爵。(大于格就不愿意把图尔授予金雀花家族,但最后金雀花家族还是成了安茹的伯爵)说完了侯爵我们再看看子爵,子爵是一个很有创意的发明,因为子爵本身在欧洲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职位,就是当大领主需要一个长官,但他们又不愿意赋予这个长官以伯爵那样的独立地位的时候,他们就委派一个子爵去管理,这种职位本身说明大领主其实对这片土地还有相当的控制能力。

所以子爵在这个地方并没有司法裁判权也没有完整的领主权。他们只是作为掌握领主权力的人的代理人去管理这些土地的。比如说金雀花家族的祖先就是作为卡佩王朝委派的管理图尔地方的子爵被委派到这个地方去的。能够把这个爵位翻译成子爵其实还是相当有想法的。但是近代史上还有一种东西被翻译成子爵就有点难以理解了,那就是法国的敕选贵族院议员。

波旁王朝复辟期间恢复了贵族院,然后有些原本没有爵位的人被国王通过敕令任命为贵族院议员,自然也就有了贵族地位,但这种人其实并没有贵族的爵位。他们的这个身份有时候被翻译成“法兰西世卿”有时候就被翻译成子爵。比如说大作家夏多布里昂就是敕选贵族院议员,他就被翻译成子爵。更搞的是雨果也是敕选贵族院议员,也被翻译成子爵。

这就非常难以理解了。(在普瓦迪埃像铁锤一般砸开阿拉伯人的军队的加罗林家族的查理,他因此有了外号锤子查理,我们有时候把它音译成查理马特尔,他的头衔就是宫相)说完了来自法兰克传统的伯爵,以及由伯爵衍生出来的侯爵和子爵。我们再来谈谈一样来自法兰克传统的男爵。男爵的本意是显贵,指的是法兰克人君主身边的那些非自由人出身却掌握了巨大权力的人,这些人出身低微但是干的确实国王身边的差事,比如国王的饮食侍从、财库管理人、甚至于管家这种职位。

而国王的管家后来有一个更加冠冕堂皇的头衔就是“宫相”。因为其接近国王所以拥有特殊的权势,也正因为其拥有权势所以被叫做“显贵”。而随着贵族权力的扩大,他们越来越不能允许这些职位被下等人占据,所以我们知道加罗林王朝在篡夺墨洛温王朝的王位之前,头衔就是宫相。贵族出身的为了权力去当国王身边原本出身卑下的人干的差事,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公元69年内战里上台的罗马皇帝就首开在自由人中间任命皇帝的秘书的先例,这个职位原本应该是由皇帝的奴隶或者被释奴担任的。

同样的罗马皇帝在埃及的代表原本也应该是在皇帝的被释奴里任命的,但是后来也成了罗马公民的职位。男爵从国王身边的奴隶或者附庸担任的低等但权力巨大的职位,变成贵族担任的职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加罗林王朝就是架空了墨洛温王朝的国王而篡夺了王位,结果到加罗林王朝晚期加罗林王朝的国王也成了无能为力的“懒王”,图里这位是最后的加罗林国王路易五世)而男爵其实还有一个含义,也就是“弱小的或者需要保护的”这个含义其实是从加罗林王朝晚期开始形成的,这个时期篡位起家的加罗林王朝的国王们自己也成了别人篡夺的对象。

王室领地损失殆尽,成了其他大贵族的傀儡被叫做“懒王”,也就是根本没有统治机会的王。而他们身边的那些“男爵”们,自然也就跟着国王一起跌入谷底,从“显贵”变成了“弱小的需要保护的”低等贵族了。而且因为王室此时已经没有领地,所以这些男爵们也就有了一个共同的特点,没有独立的领地。说完了男爵我们就可以发现,在我们翻译成公侯伯子男的五等爵位里其实有四个都来自法兰克人的传统。

那剩下的公爵呢?公爵是五等爵位里唯一一个来自德意志人的传统的爵位。德意志人其实长期生活在罗马人的统治范围之外,直到他们被加罗林王朝征服以后很久他们都保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对他们来说伯爵和男爵都是法兰克人带来的,只有一个爵位是他们自己的,那就是公爵。德意志公爵的爵位是什么呢?德意志的公爵就是部落酋长,虽然很多人把公爵附会到罗马人的行省军事长官那里去,但事实上在德意志公爵就是部族首领。

法兰克人征服德意志以后,作为征服者的法兰克人也定居在德意志,并且成为德意志的四大部族之一,在法兰克人之外还有施瓦本、萨克森和巴伐利亚三个部族。当加罗林王朝在911年断绝的时候,正是这四个部族的首领聚集在一起选举了第一代德意志国王,当时德意志人对法兰克人还很恐惧所以选举了法兰克人的首领,也就是法兰克尼亚的公爵康拉德。

但是很快萨克森人的酋长也就是萨克森公爵就不服康拉德了,康拉德也认清了法兰克人已经无力统治德意志的现实,于是在他死后萨克森公爵亨利当选为德意志国王。(临终的康拉德一世国王告诫自己的儿子不要竞争王位)作为征服者的法兰克人把伯爵和伯爵的变体,还有男爵爵位带到德意志,但德意志人把自己的部族制度保存了下来,作为伯爵的上层。

国王管理和任命公爵,公爵再任命伯爵。最初的德意志有萨克森、巴伐利亚、施瓦本和法兰克尼亚四个部族公爵。之后德意志国王从法国人手里夺取了洛林,洛林人其实并不是一部部族,但依然被模仿部族的形式组成了第五个公国洛林。在奥托二世皇帝治下把巴伐利亚面向意大利的那个边疆去,也就是克恩腾边区和与它接壤的两个意大利边区组合在一起组成了第六个公国克恩腾。

之后因为洛林太强大,所以被拆分为上下两个洛林公国让公国总数增加到七个。亨利四世皇帝晚年,他儿子亨利五世起来造反,当时的上洛林公爵,林堡的亨利站在亨利四世一边,所以被亨利五世剥夺了公爵职位,转而授予布拉邦特伯爵。但是内战里亨利五世的军队打不过林堡的亨利组织起来支持老皇帝的军队,双方最终在老皇帝死后讲和,于是上洛林又被分割,林堡的亨利在自己的林堡领地上当公爵,布拉邦特伯爵在上洛林剩下的领地上当公爵,让公国总数又多了一个。

(皇帝腓特烈一世也就是红胡子巴巴罗萨向萨克森和巴伐利亚的双公爵狮子亨利求助)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巴伐利亚,巴伐利亚东边区的伯爵是康拉德三世皇帝的母亲第二次婚姻里生下的儿子。所以在康拉德三世与作为巴伐利亚和萨克森的双公爵的威尔夫家族爆发战争的时候被任命为巴伐利亚公爵。但是战争打到康拉德三世死掉也没分出胜负,新当选的皇帝腓特烈一世也就是著名的红胡子并不是康拉德三世的儿子,而是康拉德三世的侄子,他跟巴伐利亚东边区的伯爵既不沾亲也不带故,自然不会为了他们能得到巴伐利亚公国而继续跟威尔夫家族作战。

所以作为调解巴伐利亚东边区从巴伐利亚独立出来成了一个新的公国,这个公国我们是音译过来的就是奥地利公国。(1180年红胡子巴巴罗萨把巴伐利亚授予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奥托,这个家族从此开始了对巴伐利亚的统治一直持续到1918年帝国灭亡)公爵这个头衔其实是纯德意志的,欧洲其他国家都是从德意志输入了这个头衔,最先引进公爵爵位的是法国。

在法国正在努力扩张自己势力的卡佩家族发现德意志的这个公国的组织很有意思。因为可以理所当然的凌驾在伯爵之上而又不用称王。这样受到的阻力要小得多,所以卡佩家族率先以自己控制的领地在法国成立了一个法兰西亚公国并自称公爵。之后法国的部族首领才开始跟进,比如阿基坦人的阿基坦公爵,诺曼人最初是伯爵是典型的法兰克人制度,但是看到公爵这个新鲜玩意之后也开始自称诺曼公爵。

布列塔尼人也自称布列坦尼公爵如此等等。而如果说法国的公爵还有一定的部族基础的话,英国的公爵就完全是从欧洲大陆引入作为伯爵之上的一等爵位了,而且英国公爵的历史比大陆要晚的多。如果我们了解了欧洲的爵位的体系和传统,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欧洲根本没有什么五等爵位,欧洲的爵位有两个基本体系,彼此交叉,但真正的爵位只有公爵、伯爵和男爵三等。

文章TAG:性价比爵位斗鱼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