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知识 > 日本的平成时代,什么是平成萧条

日本的平成时代,什么是平成萧条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08 20:38:58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弗里德曼认为,大萧条的原因不是美联储发行过多货币,情况恰恰相反,是美联储采取了紧缩政策,导致货币稀缺,经济通缩,银行资金不足遭遇挤兑,从而大量破产,整个金融体系陷入信任危机,经济系统瘫痪。从后来的经济政策来看,当经济危机来临时,政府财政部一般采用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选择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央行则采用弗里德曼的研究,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避免经济紧缩。

2008年经济危机时,美国财长盖特纳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就是这样联手救市的。但是,凯恩斯和弗里德曼是否解释清楚了大萧条的成因呢?回顾上面,其实凯恩斯的第二个问题,乘数效应问题还没解决,弗里德曼将目光关注到货币及金融领域。其实,如果将乘数效应与货币及金融相结合,就能更进一步地触碰到大萧条的底层密码。到了1929年大萧条时期,各国经济危机已经呈现出金融化的特点,换言之,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由原来的过剩性危机,转变为金融危机。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更多停留在过剩性危机时代的思维,没有深入到金融危机的本质。所以,他的乘数理论在传统实体经济里很难解释的通,但如果放到金融市场上,尤其是货币市场上,就能够揭开大萧条的谜底。1929年这场经济危机,由金融危机引发,金融海啸以强大的势能摧毁了实体经济,导致市场自我调节机制断裂,从而引发大萧条。

当然,这是一种宏观的理解,为了更深入更具体,我们先来回顾一段经济金融化的历史。在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之前,美国经历了“咆哮的二十年代”。当时的私人存款大幅增加,年增长率为8%,失业率长期在4%以下。这一经济社会发展黄金时期,恰巧在美国第30任总统卡尔文·柯立芝任期之内(1923—1929年),所以美国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又被称为“柯立芝繁荣”。

但是这个繁荣,实际上带有巨大的金融泡沫,或者叫经济过度金融化出现的繁荣假象。实际上,从19世纪中期开始,欧美主要国家的金融投机不再是韭菜式的小散活动,而由金融性质的托拉斯巨头坐庄。当时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圣西门思想”,即金融推动工业发展。圣西门认为,成立股份制工业银行,让银行即成为国家工业发展与经济进步的发动机又成为制动器,既具有促进作用又具有调控作用。

由于圣西门声名远播,其忠实信徒佩雷尔兄弟和拿破仑三世对“圣西门思想”深信不已。拿破仑三世在上台之前就与法兰西银行行长拉斐特、佩雷尔兄弟和福尔德家族一同积极实践“圣西门思想”。拿破仑三世登基后,法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现代银行体系:商业银行(法兰西国家贴现银行)、工业银行(动产信贷银行)、抵押银行(土地信贷银行)和互惠银行(小企业融资的信用互惠银行)。

动产信贷银行成立时拥有高达6000万法郎的资本,是法国当时最大的信贷结构,王室及众多法国大金融家都是这家银行的股东。动产信贷银行通过工业银行与大型工商企业交叉持股的方式推动金融资本与工业资本融合。工商银行的金融资本注入实业,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实业的资金压力,并极大地推动了大型商业及重工业发展;反过来,大型工商企业成为工业银行的强大后盾和信用保证。

通过这种方式,动产信贷银行控制巴黎6家煤气公司、电车公司及法国盐业,建立了两家保险公司、“泛大西洋公司”及专门服务于巴黎工程建设的“不动产公司”。动产信贷银行对法国铁路、港口、运河、矿产、自来水等基础工业及公共建设的推动作用巨大,极大地刺激了法国经济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动产信贷银行还控制了波尔多-塞特、巴黎-里昂-波奔奈斯线和法国西部铁路线,其势力还渗透到奥地利、俄国、瑞士、西班牙等国的铁路公司。

这极大地挑战了当时如日中天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霸主地位。动产信贷银行对法国经济的推动作用产生了巨大的模仿效应。1854年,第一个复制品德国达姆施塔特工商银行出现后,动产信贷银行模式风靡全球。不久,美国人摩根创办了摩根公司,德国人西门子创办了德意志银行,日本人涩泽荣一创办了日本第一家近代银行和股份制企业——第一国立银行,还创建了日本近代第一个大企业集团——株式会社。

利用金融+实体的模式,美国财团高举高打,借着电气技术革命的东风,迅速组建了洛克菲勒、摩根等大型托拉斯组织。老摩根的成功源于他对“圣西门思想”的彻底实践。他利用其银行家信托公司、保证信托公司、第一国家银行、国家城市银行、契约国家银行等控制的巨大金融资本,整合了通用电气公司、AT

文章TAG:平成萧条时代日本日本的平成时代什么是平成萧条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