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上海象屿置业有限公司,象屿集团是央企吗

上海象屿置业有限公司,象屿集团是央企吗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7 23:02:01 编辑:管理经验 手机版

1,象屿集团是央企吗

北大荒集团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下属的一个经济实体。不是央企。
应该不是吧。

象屿集团是央企吗

2,上海象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怎么样

上海象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2009-09-21在上海市宝山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宝山区河曲路118号240室。

上海象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101136942262737,企业法人王澍陶,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上海象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机电设备、金属材料、建筑材料、电梯、消防器材、百货、五金交电、针纺织品的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上海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256787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100-1000万和1000-5000万规模的企业中,共3251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上海象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上海象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怎么样

3,象屿地产在上海开发的项目有哪些

徐汇区,浦东新区,静安区,青浦区,黄浦区,崇明区,杨浦区,宝山区,象屿地产在上海开发的项目有897些。
目前刚在启动做了一个很大的旅游地产项目,感觉周边有很大的投入价值,现在很多当地人去周边养老度假,启东那边的海还是很优质的,很期待这个的开盘。

象屿地产在上海开发的项目有哪些

4,上海象屿置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上海象屿置业有限公司是2007-06-25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控股),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黄浦区西藏中路725弄28号707室。

上海象屿置业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10115662491056L,企业法人王澍陶,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上海象屿置业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机电设备、金属材料、建筑材料、电梯、消防器材、百货、五金交电、针纺织品的销售,房地产咨询(不得从事经纪)。【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上海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2013384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和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722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上海象屿置业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5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上海象屿置业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5,象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 2014年,“厦门象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象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澍陶 成立时间:1997-05-27 注册资本:10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50299100000367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厦门现代物流园区象屿路99号厦门国际航运中心E栋8层03B-09单元
家族地产是建筑文化上的新兴理念。。。设计上确实跟沧州其他楼盘不一样,具体那些文化上的东西我也不懂,但在龙屿墅确实可以感受到一种继承家族的气氛!我知道龙屿墅在风水上资源保值上都是足以留传家族后世的高品质房子,龙屿墅的购买人群都是沧州的精英人士,这样的环境可以为家族培养好接班人。 你自己去龙屿墅看看吧,真有那种林荫保护的贵族门第的感觉。

6,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的大事记

2011年
2011年01月04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象屿高尚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2007-2010年
2010年12月27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重庆象屿置业有限公司。
2010年12月15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象屿重庆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11月30日,象屿集团将所持有的象屿期货46.47%股权转让给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转让后
象屿集团持有51%股权。
2010年09月30日,象屿集团挂牌出让了所持有的南平裕兴50%股权。
2010年09月20日,象屿集团对象屿资产管理运营有限公司增资5亿元,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为5.15亿元。
2010年08月24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象屿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08月20日,象屿集团与张家港震宇物流仓储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象屿(张家港)有限公司,象屿
集团持有55%股权。
2010年08月19日,象屿集团对象屿物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增资9500万元,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
2010年06月09日,象屿集团收购厦门大嶝对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厦门大嶝对台投资发展有
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0月23日。
2010年05月25日,象屿集团分别对上海象屿鼎城有限公司、上海象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上海宏堃
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4.1亿元、1.6亿元、2500万元,增资后,上海三家公司注册资本分别为6.48亿元、4.1亿元、6000万元。
2010年05月06日,象屿集团在厦门产权交易中心转让所持有的浙江∕福建海大的40%股权并进行挂牌,
5月7日广东海大集团有限公司摘牌。
2010年04月28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香港象屿投资有限公司。
2010年01月20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象屿鼎城有限公司。
2009年11月25日,象屿集团与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紫金象屿物流(龙岩)有限责任
公司,象屿集团持有35%股权。
2009年09月22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象屿物流发展有限公司。
2009年09月21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象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009年05月21日,象屿集团设立厦门象屿航运有限公司。
2009年04月27日, 象屿集团全资子公司厦门国际物流中心对鑫国联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单方增资1000万元,
持有其77.5%股权。同年05月21日,鑫国联更名为象屿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2009年03月16日,象屿集团参股与港务集团、夏商集团、海沧投总共同设立厦门铁路物流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2009年02月28日,象屿集团设立厦门象屿典当有限公司。
2009年02月27日,象屿集团与龙岩高岭土有限公司合资设立漳州市象龙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2009年01月04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福州速传保税储运有限责任公司。
2008年12月28日,厦门象屿物流园区开发有限公司整体改制变更为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10月24日,象屿集团收购上海宏堃置业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上海宏堃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
于2004年4月9日。
2008年09月05日,象屿集团设立厦门象屿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大嶝对台小额商品市场改扩建项目。
2008年07月23日,象屿集团收购鑫国联期货经纪有限公司70%股权。
2008年07月08日,象屿集团将持有的上海富岛房地产有限公司50%股权转让给上海同进置业有限公司。
2008年05月04日,象屿集团参股设立深圳市中南成长投资合伙企业。
2008年04月08日,象屿集团与龙岩高岭土合资设立龙岩市象龙矿业投资有限公司,象屿集团持50%的股权。
2008年04月03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象荣投资有限公司。
2008年04月03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闽台商贸有限公司。
2008年03月12日,象屿集团参股设立深圳中南成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07年11月26日,象屿集团与龙岩交通国投合资设立龙岩象屿物流园区有限公司,象屿集团持51%的股权。
2007年11月20日,11月22日,象屿集团参股与广东海大合资先后设立福建海大饲料有限公司及浙江海大饲料
有限公司。
2007年09月13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象屿担保有限公司。
2007年08月28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湖南象屿置业有限公司。
2007年07月05日,象屿集团设立厦门金牛兴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象屿集团持股55%。
2007年06月25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象屿置业有限公司,对上海区域房地产项目进行集中管理经
营。
2004年-2006年
2006年10月11日,厦门市政府将厦门市渔轮避风港建设有限公司划转象屿集团有限公司管理。11月份完成该
公司股东变更及名称更名登记,该公司名称变更为厦门市闽台中心渔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2006年09月05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象屿物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
2006年08月09日,象屿集团挂牌出让厦门象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于1996年1月成立,2005年12月吸
收合并厦门都市景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2005年12月28日,象屿集团与建发集团合资设立厦门现代码头有限公司,象屿集团持50%的股权。
2005年10月28日,象屿集团与厦门土总合资设立厦门象屿港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象屿集团持60%的股权。
2004年05月27日,象屿集团参股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04月26日,厦门速传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至8197万元,新增股份由胜狮货柜(中国)有
限公司认购,增资后,象屿集团持股66.74%.
2004年03月03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晋江象屿物流园区开发有限公司。
2001年-2003年
2003年05月21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昆山锦绣蓝湾置业有限公司。
2001年12月 ,象屿集团对全资子公司厦门象屿集团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整体改制,发起设立厦门速传物流发 展股份有限公司。象屿集团持69.72%股权。
2001年11月30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成大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2000年前
1999年04月16日,象屿集团设立厦门新为天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1998年08月11日,象屿集团与鹭兴共同出资设立厦门金屿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03年9月18日更名为厦门象屿资产管理运营有限公司。
1997年05月27日,象屿集团全资子公司厦门象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1996年11月08日,象屿集团全资子公司厦门兴大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成立。
1996年10月31日,象屿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闽兴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成立。
1996年02月08日,象屿集团全资子公司厦门象屿宝发有限公司成立。
1995年11月28日,经厦门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7,象屿借壳夏新是怎么一回事先谢谢啦

*ST夏新逼近复牌 改名“夏朗” 变身物流公司 停牌近一年的*ST夏新(600057)终于有望重新上市。 3月11日,*ST夏新发布公告称,于2010年3月10日收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出的《有关受理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回复股票上市申请的通知》。一旦上交所通过复牌上市申请,曾经以手机扬名的*ST夏新,也将彻底淡出资本市场,变身为以物流为主业的新上市公司。 象屿集团将获夏新净壳 由于2006年-2008年连续三年亏损,去年4月29日收盘后,*ST夏新被暂停上市。 2009年11月23日,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公司做出了民事裁定书,批准*ST夏新公司的《重整计划草案》。而从整个重整计划草案来看,夏新公司为了给新东家——象屿集团一个干净的壳,除了剥离不良资产、重组债务外,还通过多次公开拍卖,变卖家产。 从公布的债务重组内容来看,此次重组主要涉及股东让渡股权和债权清偿。 股东让渡股权方案中,夏新电子有限公司让渡其所持的1.85亿股有限售条件流通股,其他股东让渡2446万股。全体股东共计让渡2.09亿股,按照*ST夏新停牌前的收盘价3.98元/股计算,股东让渡的股权市值为8.3亿元。债券清偿方案中,占公司大头的普通债权共计23.89亿元,以本公司可处置资产的变现资金,按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支付完重整费用、职工债权、税务债权后,剩余资金加上全体股东让渡的7000万股股份,向普通债权人清偿。 “以后,*ST夏新的壳就归象屿集团了。重组完成后,公司的主营业务将由手机变为物流,名称也将改为象屿股份。”原夏新上海公司一位高层人士3月10日接受理财一周报记者采访时透露。 年报显示,截至2009年底,根据经裁定的重整计划,用于提高公司债务清偿率的资金和股票已经到位,其中,象屿集团提供1亿元现金。 成立6天新公司拍下夏新手机 在夏新的资产出售情况表中,理财一周报记者看到,此前颇受市场人士关注的“夏新电子所有的手机业务相关资产”,是由一家名为“厦门九九兴欣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12月20日拍得,拍卖价格1.35亿元。 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这家名字颇为怪异的“九九兴欣”电子公司由四川九州电器集团和另一家公司合资成立,联想公司前总经理刘志军操盘运作。 记者随后从厦门市工商局官网上查询到,注册号为“350298100000920”的厦门九九兴欣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公司成立时间为2009年12月14日,也就是说,在公司成立后仅仅6天,它就顺利地以1.35亿元天价,迅速拍得夏新手机资产。九九兴欣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何林虎,与四川九州集团副总经理同名。 上海夏新改名“夏朗” “以后手机这块就没有股票了,夏新直接做产品。以后的上市公司也跟夏新没有任何关系,说白了,以后市场上就只剩‘夏新’这个品牌了。”10日,上述消息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原本驻扎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上海夏新电子开发有限公司,现在里面的科研人员已经走光。 “上海夏新公司在去年拍卖的时候,被夏新原来的一位高层买了下来。公司现在改名叫‘夏朗’,最近刚刚注册,注册资本大概3500万元,也是做手机的。公司大概就二三十个人,说白了就是一个皮包公司,手机都是在外面生产的,他们公司自己没有生产线。”上述消息人士告诉记者。 *ST夏新旗下资产拍卖项目中,涉及上海地区的一共有两处。一处是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碧波路572弄115号4幢的房产拍卖,最终由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公司拍下。另一处是上海夏新电子开发有限公司87.14%的长期股权拍卖,最终由张国田拍下。 上述消息人士告诉记者,这位张国田就是夏新原IT营销总监,拿下夏新上海公司股权,并改名注册“夏朗”公司后,还开设了另一家名为“夏永”的设计公司。 上海夏永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企业简介 夏永实际上是原夏新的部分核心技术人员组成的一个公司。之前叫“上海夏新”,在2009年1月夏新停产后,曾经推出过N88,u3,u630等型号的手机,都是使用sc6600平台,OEM生产的。 上海夏永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源自原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是一家从事移动通讯终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汇聚了原夏新手机各业务领域的核心团队,多年来一直在为国内外消费者和顶级运营商提供移动通讯产品和服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科学严谨的管理体系。 2010年公司推出了自己的手机品牌“NAMO”--“夏朗手机”,夏朗手机将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关注用户体验,依托坚实的产品设计和应用创新能力,秉持 “more for you” (给您更多)的品牌理念,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树立起“NAMO”在中高端市场的品牌形象。 夏朗手机目前在全国31个省、市区设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和客户服务体系,并一如既往地积极寻求海外合作机会,循着务实发展、创新突围的道路,努力在日趋融合的移动互联领域开辟一番新的天地。 企业使命 本着“more for you”(给您更多)的经营理念,专注创新、打造精品,为消费者提供高科技、高品质、高品位的移动通讯产品。 企业核心价值 对消费者:保证精品承诺,创造更多价值 对合作伙伴:坚持开放合作,构建和谐共赢的商业环境 对员工:建立积极向上、相互尊重的工作环境,与员工一起在工作中享受快乐 对社会:努力成为一名负责的企业公民,不断改善经营,为社会做出贡献 公司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碧波路572弄115号16号楼
象屿不具备上市的条件,需要借夏新的壳上市,上市后就可以通过多渠道融资,融资是象屿最终的目的!但是夏新的手机已经被绵阳九州集团联合前联想懂事长刘志军接手了,但是以前还有些3G研发团队在夏新,再加上九州集团我相信现在的夏新应该还是有一定势力的,比山寨肯定还是要好很多的。但是我前夏新公司已经没关系了,除了研发

8,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的投资事件

2012年8月30日,福建省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8月16日,厦门速传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象屿钢铁供应链有限公司。
2012年5月18日,厦门象屿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江阴象屿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2012年5月9日,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象屿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2012年3月21日,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对厦门象屿发展有限公司增资4000万元,增资后,厦门象屿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5505亿元。
2012年2月23日,厦门象屿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厦门成大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增资1亿元,增资后,厦门成大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6亿元。
2012年2月21日,重庆象屿置业有限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重庆新象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2012年2月16日,厦门金利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出资设立厦门象屿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2月7日,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参股与南昌铁路局、港务集团、夏商集团、海沧投资总公司共同设立厦门前场铁路货场有限责任公司。 2011年12月15日,厦门象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增资3亿元,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为4亿元。
2011年12月12日,厦门象屿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象屿五金物流服务有限公司。
2011年12月14日,厦门速传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广州象屿速传物流有限公司。
2011年11月22日,厦门象屿发展有限公司完成与厦门大嶝对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吸收合并事宜,吸收合并后,大嶝对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主体注销,由象屿发展承接其全部资产、负债,并进行相关变更登记,变更后,象屿发展注册资本为11505万元。
2011年10月12日,上海象屿置业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象屿建设有限公司。
2011年9月22日,厦门速传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象屿速传供应链有限公司。
2011年9月14日,厦门速传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天津象屿速传物流有限公司。
2011年08月22日,厦门象屿发展有限公司增资6000万,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为1.1亿元。
2011年08月15日,象屿集团控股子公司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福建省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同时股东象屿集团对其增资4.3亿元,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为8.5984亿元,其中象屿集团持股64.34%,象屿建设集团持股1.91%。
2011年07月27日,上海宏堃置业有限公司更名为“上海象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同时股东上海象屿置业有限公司对其增资2000万元,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为8000万。
2011年07月13日,象屿集团收购厦门金利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同时象屿集团对金利卡公司增资1377万元,增资后,金利卡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
2011年07月08日,象屿集团全资子公司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厦门象屿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类型由“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期限50年,同时作为认购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的43,000万股股份的对价,股东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公司96.18%股份、股东厦门象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其持有的公司3.82%股份全部转让给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后,公司100%股份由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持有。
2011年07月06日,象屿集团出资设立厦门象屿酒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其中,集团出资1900万元,占95%,厦门象屿鹭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出资100万元,占5%。
2011年06月15日,天津象屿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增资6100万,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
2011年06月01日,广州象屿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增资9700万,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
2011年03月24日,象屿集团全资子公司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与正丰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唐山象屿正丰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其中,象屿股份出资1020万元,占51%。
2011年03月23日,象屿集团与香港耀向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厦门象屿大昌行供应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000万元,其中,集团出资1960万元,占49%。
2011年02月23日,上海闽兴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增资19610万元,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为2亿元。
2011年02月18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青岛象屿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
2011年01月04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象屿高尚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2010年12月27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重庆象屿置业有限公司。
2010年12月15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象屿重庆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11月30日,象屿集团将所持有的象屿期货46.47%股权转让给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转让后象屿集团持有51%股权。
2010年09月30日,象屿集团挂牌出让了所持有的南平裕兴50%股权。
2010年09月20日,象屿集团对象屿资产管理运营有限公司增资5亿元,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为5.15亿元。
2010年08月24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象屿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08月20日,象屿集团与张家港震宇物流仓储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象屿(张家港)有限公司,象屿集团持有55%股权。
2010年08月19日,象屿集团对象屿物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增资9500万元,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
2010年06月09日,象屿集团收购厦门大嶝对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厦门大嶝对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0月23日。
2010年05月25日,象屿集团分别对上海象屿鼎城有限公司、上海象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上海宏堃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4.1亿元、1.6亿元、2500万元,增资后,上海三家公司注册资本分别为6.48亿元、4.1亿元、6000万元。
2010年05月06日,象屿集团在厦门产权交易中心转让所持有的浙江∕福建海大的40%股权并进行挂牌,5月7日广东海大集团有限公司摘牌。
2010年04月28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香港象屿投资有限公司。
2010年01月20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象屿鼎城有限公司 2009年11月25日,象屿集团与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紫金象屿物流(龙岩)有限责任公司,象屿集团持有35%股权。
2009年09月22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象屿物流发展有限公司。
2009年09月21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象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009年05月21日,象屿集团设立厦门象屿航运有限公司。
2009年04月27日,象屿集团全资子公司厦门国际物流中心对鑫国联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单方增资1000万元,持有其77.5%股权。同年05月21日,鑫国联更名为象屿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2009年03月16日,象屿集团参股与港务集团、夏商集团、海沧投总共同设立厦门铁路物流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2009年02月28日,象屿集团设立厦门象屿典当有限公司。
2009年02月27日,象屿集团与龙岩高岭土有限公司合资设立漳州市象龙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2009年01月04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福州速传保税储运有限责任公司。 2008年12月28日,厦门象屿物流园区开发有限公司整体改制变更为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10月24日,象屿集团收购上海宏堃置业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上海宏堃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9日。
2008年09月05日,象屿集团设立厦门象屿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大嶝对台小额商品市场改扩建项目。
2008年07月23日,象屿集团收购鑫国联期货经纪有限公司70%股权。
2008年07月08日,象屿集团将持有的上海富岛房地产有限公司50%股权转让给上海同进置业有限公司。
2008年05月04日,象屿集团参股设立深圳市中南成长投资合伙企业。
2008年04月08日,象屿集团与龙岩高岭土合资设立龙岩市象龙矿业投资有限公司,象屿集团持50%的股权。
2008年04月03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象荣投资有限公司。
2008年04月03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闽台商贸有限公司。
2008年03月12日,象屿集团参股设立深圳中南成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07年11月26日,象屿集团与龙岩交通国投合资设立龙岩象屿物流园区有限公司,象屿集团持51%的股权。
2007年11月20日,11月22日,象屿集团参股与广东海大合资先后设立福建海大饲料有限公司及浙江海大饲料有限公司。
2007年09月13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象屿担保有限公司。
2007年08月28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湖南象屿置业有限公司。
2007年07月05日,象屿集团设立厦门金牛兴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象屿集团持股55%。
2007年06月25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象屿置业有限公司,对上海区域房地产项目进行集中管理经营。 2006年10月11日,厦门市政府将厦门市渔轮避风港建设有限公司划转象屿集团有限公司管理。11月份完成该公司股东变更及名称更名登记,该公司名称变更为厦门市闽台中心渔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2006年09月05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象屿物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
2006年08月09日,象屿集团挂牌出让厦门象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于1996年1月成立,2005年12月吸收合并厦门都市景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2005年12月28日,象屿集团与建发集团合资设立厦门现代码头有限公司,象屿集团持50%的股权。
2005年10月28日,象屿集团与厦门土总合资设立厦门象屿港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象屿集团持60%的股权。
2004年05月27日,象屿集团参股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04月26日,厦门速传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至8197万元,新增股份由胜狮货柜(中国)有限公司认购,增资后,象屿集团持股66.74%.
2004年03月03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晋江象屿物流园区开发有限公司。 2003年05月21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昆山锦绣蓝湾置业有限公司。
2001年12月,象屿集团对全资子公司厦门象屿集团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整体改制,发起设立厦门速传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象屿集团持69.72%股权。
2001年11月30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成大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1999年04月16日,象屿集团设立厦门新为天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1998年08月11日,象屿集团与鹭兴共同出资设立厦门金屿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03年9月18日更名为厦门象屿资产管理运营有限公司。
1997年05月27日,象屿集团全资子公司厦门象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1996年11月08日,象屿集团全资子公司厦门兴大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成立。
1996年10月31日,象屿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闽兴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成立。
1996年02月08日,象屿集团全资子公司厦门象屿宝发有限公司成立。
1995年11月28日,经厦门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9,一家基建企业的房产帝国野心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江湖,也是一座围城。城里的人不断尝试跨界,想要走出去;而城外的人则跃跃欲试,想要走进来。尤其是对于中交这样的基建行业来说,盖住宅比建设路桥、港口在技术难度上下降了太多。就像是一名身怀绝技的剑客,在官军里历练多时,终于得到了一个肥差,带着笔官府划拨的银两想要在这个江湖中开宗立派。

可身在江湖,才发现原来这里并不单单技与力的比拼……

业务整合正成为困住中交的泥潭

昨天,一则有关绿城曹舟男离职的消息传出,在这个谣言里,接任者是由中交空降下来的张亚东。当然,绿城方面很快回应这一传闻为误传,而中交系方面则保持了一贯的沉默。同众多传闻一样,消息也迅速被人遗忘。但是传闻的背后,中交系这个绿城的恩主,在两年半的蛰伏后,终于闪现了一下它的獠牙。

中交地产——这家低调的央级房企,通过2010年合并中房获得了从事房地产业务的“合规”身份。它背靠着庞大的基建帝国——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在行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在开发技术和资金背景上都应该不成问题。可就是这样要给庞大的地产企业,如今在市场上却依然籍籍无名。项目是最好的广告牌,在北京的人们肯定会知道万科、恒大甚至哪怕上上城……但是对于中交这样的名字依然会露出一脸茫然。比起知名度,绿城甚至都远高于它。

2017年10月,中房地产更名为中交地产,第一次以中交这一品牌向外正式发声。一位中交系内部人士说:“中交地产旗下有着众多地产业务,从属复杂。但如果将其全部的地产类业务线整合在统一的品牌下,那么其规模几乎已经是千亿量级的了。”

从那时开始计算,10个月过去;而从中交系整合开始算起,已经过去7年又11个月。

中交至今仍在房地产这片江湖中徘徊,如果按照销售额来计算,其规模应该是位列房企100名开外的。按照中交地产副总经理周济对媒体的介绍,中交集团旗下的地产业务规模总和实际上是相当大的:“我们目前在量化上实际上已经领先了,去年我们报表销售规模达到1260亿,按照去年的排名是百强第8,央企第3。领先地位实际上是有的。”周济表示,中交最大的特色在于协同能力,这在市场上是很少。“中交旗下,桥梁第一、道路第一、很多业务上都是第一位的。

但开山、架桥、填海于住宅地产开发来说却是屠龙之术。房地产的江湖里没有龙,更现实的困境是中交系旗下众多地产类业务的整合——虽然作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房地产板块唯一的A股上市平台,中交地产是具备良好的企业背景及信用水平等条件。但是产权还是分散在各个公司,无法以统一的口径进行统计。因此,央企前三的豪言,至少对于今天的中交地产,仍然是遥远的梦想。

2017年中交地产的营收入仅为57.9亿元,与之相比保利地产营收入1450.4亿元、中海地产营收入1443亿元,差距显著。而如果追溯中交2017年的细节数据,可以看出更多的问题。比如,其前三季度的营收仅为14.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在前三季度也均为负。直到10月份依靠收购中交系华通置业在报告期内完成,才使得中交地产较过往两年的财务数据出现了较大变化。

再比如,中交最近几年持续下滑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仍旧没有改善,2017年这一数字为净流出36亿元。而2017年,中交地产新涉及收购公司共计十多家,总计投资金额18.6亿元,其中只有一个项目资金为债转股,而其余项目资金皆为自筹,截止2017年年末,这些项目还处于开发阶段,对于中交地产的现金流并没有正向影响

被束缚在二三线的土地储备

中交地产旗下的业务构成中地产销售占据97%,是其业务线条的绝对主力。在2017年中交地产的营销费用增长了67%、财务成本增加了76.98%,负债率也达到88.56%。这是其为了快速扩张所支付的代价。但是,中交的规模,无论是从营收入、土地储备还是战略布局上来看,仍然被挡在百强之外。

按照中交方面的说法,由于内部整合在持续,因此其规模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房地产始终是一个规模的生意,尤其是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强者恒强的时代,没有规模,在市场上就没有话语权。2017年,中交地产新增10幅地块,总建筑面积达到了172.26万平方米。储备建筑面积达到了795.42万平方米,其中在建和待建626.95万平方米。从土储规模来看,中交在2017年得到了明显的扩张。但中交所售产品主要为刚需及改善型住宅产品,项目布局集中于经济较为发达的重点二线城市,仍然没有一线城市的影子。

同时,在规模扩张与债务的博弈中,中交显然也承担了资金压力。去年12月,中交地产以出售主要项目部分股权的方式来缓解资金压力。旗下中交西南置业29%股份以8.1亿元价格转让给金地集团。

另外,尽管较大规模的土地储备,中交的项目运营和营销能力依然是一个未知数。中交说自己作为一个央企,要保证建筑质量,不做高周转,而代价就是项目的回款能力会直接影响到资金流。比如,西南置业旗下有中交地产目前最大的地产项目,重庆中央公园项目,但是截止2017年,该项目竣工面积仍然为0,这个预计投资高达180亿元的项目,在拿地两年之后依然没有能为中交提供现金流。截至2017年年底,西南置业净利润为-2988万元。

中交距离其千亿目标还有多远?

自身地产业务陷入混乱对于中交央企前三的梦想来说压力巨大。相对来讲,绿城则是中交手中为数不多的成熟地产平台。目前,中交地产已经形成的是中交地产、绿城以及中交海外三大平台。其余的整合工作还在推进过程之中。2017年绿城中国营收入为419.5亿元,规模远高于同样作为地产平台的中交地产。

在中交地产的设计里,绿城在业内的物业以及营销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独到优势。同时中交地产的母公司中交集团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拥有强大优势,运用这些工程技术上的优势和房地产行业之间的天然联系,依靠母公司资源,又能在土地获取、市场察觉以及资金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中交集团在地产行业中实际上应该是能够有一番作为的。

业内的机构分析师也认为:“从品牌、规划设计、产品、物业等综合角度方面考虑,中交地产并不比同为央企的保利、中海、绿地等差。”

但从战略分布上来看,中交地产即使在完成了资源整合之后要比肩一流的地产央企,仍然需要快步追赶。中交地产方面也在其2017年年报中承认:与行业内标杆企业相比较,整体规模仍相对偏小,市场占有率及行业影 响力较为有限,需进一步加强规模化发展,稳健、积极扩大经营规模,提升规模效益。

当然,从土地储备和扩张速度来看,中交仍然具备冲击千亿的体量和能力。但需要给它一定周期。据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预计,整个中交地产能够达到千亿规模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或需要在这五年持续发力。

10,中国退市第一股的神秘接盘人

编者按:本文来自棱镜(ID:lengjing_qqfinance),作者:孙春芳,编辑:刘利平,36氪经授权转载。

万佛湖位于安徽省六安市下辖的舒城县和霍山县之间,是六安有名的风景区。18 年前,万佛湖西岸——舒城县五显镇大路村的村民李厚文,还是舒城县第七建筑公司的一名普通技术员,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几年后会认识邻县的一位北大高材生,在后来还会联手掀起中国房地产资本市场的诡异波澜。

那位霍山县的北大高材生叫张永宏,刚刚在数日前担任了中弘股份的总经理。

由于连续 20 个交易日股价低于 1 元,中弘股份将进入退市流程,从而成为中国退市第一股。

10 月 9 日晚,中弘股份发布公告称,李厚文控制的宿州国厚城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宿州国厚)等公司将托管中弘股份。作为李厚文的重要合伙人,张永宏出任了中弘股份的总经理。

中弘股份的原董事长王继红、原总经理张继伟则从公司离任。实际上,他们的离任与否本身无关紧要,作为中弘股份的创始人,王永红实际掌控着公司的运营和重组。

由于旗下地产项目烂尾、资金流断裂、债务违约、大笔资金去向不明等问题,中弘股份在 2017 年下半年开始爆发危机,随后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永红长期滞留香港,不断寻找接盘人进行资产重组,试图解决债务危机。

在此期间,中弘股份股价不断下挫,最终在 10 月 18 日那天,在连续 20 个交易日低于 1 元后进入退市流程。

本想借助重组利好提升股价,从而逃脱退市危机的王永红,最终功亏一篑,而接手这个烂摊子的李厚文和张永宏,又会如何善后呢?李厚文和张永宏,又是来自何方?

最后的接盘侠

中弘股份和李厚文的交集出现在几个月前。

据《叩叩财讯》报道,早在 7 月底,安徽当地一家具有国资关系的企业便开始与中弘股份接洽,有关代表甚至组团飞赴香港与王永红就有关重组进行了商谈。

然而蹊跷的是,就在王永红和安徽国资企业进行商谈之时,出现了一出重组闹剧。

2018 年 8 月 27 日,中弘股份发布重组公告,重组方为加多宝集团,由加多宝授权黄伟清签署协议。但加多宝发表声明称,其从未与中弘股份签署过《经营托管和债务重组协议》,也从未对黄伟清有任何授权。黄伟清又名冼伟,涉及到 10 多年前深圳市原副市长的贪腐案,是深圳市前副市长王炬的前女婿。

随后该重组宣告失败。

知情人士称,王永红之所以在跟安徽国资商谈之时突然来这么一出,是因为当时安徽国资提的条件比较苛刻,而彼时中弘股份的股价也一直非常低迷,随时可能面临退市,王永红想通过加多宝重组这么一出戏来提升股价,暂时把中弘从退市的危机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充裕的时间和更好的条件来商谈与安徽国资的重组。

加多宝重组的闹剧让已经两次重组失败的中弘股份彻底丧失信用,其股价一路下挫,连续 15 个交易日低于 1 元,然而在第 16 个交易日其股价奇迹般地重回 1 元以上,暂时化解了退市危机。

但随后中弘股份的股价又持续低于 1 元,惊慌失措的王永红于 10 月 9 日发布了重组公告。

公告称,它与宿州国厚及中泰创展于 9 月 30 日签署《经营托管协议》,协议规定,宿州国厚将对中弘股份实施托管经营,中泰创展同意在国厚方面实施托管经营过程中,酌情给予中弘股份流动性支持。

中弘股份实控人王永红

中泰创展是中植系企业,其之所以出现在托管协议中,是中弘股份跟它有债务纠纷。

裁判文书网(2018)京03执298号法院裁定书显示,中弘股份、中弘卓业、王继红、王永红、何礼萍因 5 亿元债权纠纷被中泰创展提起诉讼,中弘股份及中弘卓业持有的股权被轮候冻结。

知情人士称,此次中弘托管重组的真正操盘方为李厚文控制的国厚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厚资产)。

工商资料显示,宿州国厚于 2018 年 8 月 31 日才刚刚成立,由安徽国厚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安徽国厚)、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出资设立,三家持股比例分别为 40%、35%、25%,其中,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为宿州市人民政府全资控股。

安徽国厚由国厚资产 100% 控股,公开资料显示,国厚资产是安徽省内唯一一家地方 AMC(不良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 2014 年,是首批获批的 5 家省级 AMC 之一,主要业务是收购处置各类不良债权、股权、动产、不动产等。

在 2014 年首批获批的省级 AMC 中,国厚资本是唯一一家由民资控股的,其他各家均为国资。

工商资料显示,李厚文分别通过其实际 100% 持股的安徽博雅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博雅投资”)和芜湖厚实商贸有限公司持有国厚资产 34.19%、6.98% 的股份,此外,李厚文又通过其与其关联人刘洋共同持股的深圳市朗润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国厚资产 14.65% 的股份。

亦即李厚文共持有国厚资产 55.82% 的股份,为国厚资产绝对实际控制人。

从建筑工人到资本大鳄

从一位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五显镇大路村的村民,转身成为安徽金融领域叱咤风云的人物,李厚文是如何做到的呢?

2000 年 7 月, 李厚文还是一名舒城县第七建筑公司的技术员,2003 年,李厚文成为舒城县万佛湖建筑公司任副总经理。2005 年,李厚文成立万佛湖建筑公司五显分公司,任法定代表人。同年,李厚文注册成立安徽博雅商贸有限公司,任董事长。

知情人士称,李厚文的公司为何带博雅两字,显然这跟北大有关,北大有个博雅塔,北大校办企业有家公司叫博雅公司。

李厚文和张永宏在 2005 年前后产生交集。张永宏,安徽六安市霍山县人,1983 年就读于北大法律系,本科毕业后继续读了两年研究生。

在校就读期间,张永宏就有活络的经商头脑,据他自称,北大百年大讲堂当年叫百年餐厅,当时对面有个报告厅,里面桌椅板凳的打钻、装螺丝都是他承包下来的。他还从海淀图书城清理仓库,把仓库里的旧书拿到三角地来卖,很快他的经济就独立了。

“卖书挣了钱,最开心的就是坐着公交车到动物园,买了一套西装穿上了。”张永宏事后回忆说。

张永宏于 1989 年 7 月至 1995 年 1 月在大地律师事务所、时代律师事务所任合伙律师。1995 年 1 月至 1997 年 12 月任新加坡泰山国际投资公司中国首席代表。此后张永宏又回到了北大,1998 年 1 月至 2005 年 1 月任北京北大博雅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北大科技园副主任。

据他自称,北大旁边有 2000 多居民,3000 多个单位的筹款、拆迁、征地都是他做的。后来北大在深圳成立了研究生院,校方让张永宏也去深圳搞筹款和建设的事。张永宏通过这种方式进入了房地产行业。

张永宏身份众多,其中之一是深圳北大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

在担任北大科技园副主任期间,张永宏把触角伸向了安徽六安老家。 2003 年 8 月 6 日,安徽北大科技园区成立,张永宏任法定代表人,该集团的最大股东为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一张永宏作为自然人占股 5.17%。在此前后,张永宏与李厚文产生了交集。

2006 年,李厚文成立安徽文峰置业有限公司,从事房地产开发。2009 年 4 月安徽文峰置业有限公司舒城飞霞分公司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永宏。

在安徽跟李厚文一起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同时,张永宏在山东威海也开启了一番事业,而那也让他短暂地“出事了”。

张永宏于 2006 年底负责威海留学人员创业园,该项目是教育部的一个留学项目。张永宏为此成立了威海春晖产业科技园开发有限公司 ,其占股 30%。

2011 年 9 月,《南方周末》的一篇报道披露,北京春晖世纪置业有限公司(下称北京春晖)北清创意园骗地造房大骗局一案,张永宏参与其中。

据报道,2007 年,北京春晖公司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联手伪造了阴阳《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和北京春晖世纪置业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春晖留学人员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协议书》,打着兴建教育部“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幌子骗取土地,其后将科研用地“变脸”为“北清创意园”住宅项目牟取暴利。上述报道中,张永宏被指认为伪造文件的关键人,其通过威海春晖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春晖公司 30% 股权。

商学院的同学会

彼时,张永宏正担任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一职,而在他从 2009 年以来担任此职的两年中,他为老乡李厚文搭建了一个新的人生舞台。

2010 年,北大深圳研究生院旗下的汇丰商学院首期 EMBA 班开班,在开学典礼上,张永宏做了《北大精神与汇丰使命》的主题演讲,并吟诗一首:“崇高者选择崇高的山路,低俗者选择低俗的泥潭。我是谁?……”

坐在台下聆听的首期学员中,有安徽文峰置业公司的李厚文,还有担任过多家上市公司非执行董事的张公俊。日后正是张永宏、李厚文、张公俊三人联手拿下了安徽的第一张民营不良资产处置的业务牌照。

李厚文的圆滑处事之道在商学院 EMBA 的社交名利场中,尽显无遗。据当时同期学员回忆,一期 EMBA 全体学员 8 月份去黄山游学,作为安徽籍东道主的李厚文同学负责全程安排和接待,个人负担十多万元。有一学员随行还带了母亲和孩子,李厚文专门安排专车送祖孙俩去合肥机场,还特意帮忙兑换登记牌和送机。

李厚文由此接触到了更广阔的平台,也开启了它的地产金融之旅。

国厚资产于2017年已经启动改制上市程序,计划2018年在香港上市

2014 年,安徽省第一家 AMC 公司——国厚资产成立,其股东为上海东兴投资控股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上海东兴)、深圳市朗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深圳朗润)和合肥博雅商贸有限公司(下称合肥博雅),持股比例分别为 5%、46%、49%。

工商资料显示,上海东兴为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合肥博雅穿透后为李厚文和其关联人刘洋全资持有。

深圳朗润集团股东有 5 家:贵州国喜投资有限公司(10%)、深圳市朗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20%)、深圳中科宇兴投资有限公司(10%)、深圳市五四书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40%),以及前文提到的深圳文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20%)。其董事长为张永宏,深圳市五四书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惟一股东也为张永宏。

也就是说,李厚文是国厚资产的大股东。而成立之初的国厚资产,其法定代表人则是李厚文汇丰商学院 1 期 EMBA 的同学——张公俊。数年后,深圳朗润数家股东纷纷退出,最终经过穿透后也由李厚文与其关联人刘洋控股。张永宏在国厚资产中担任股东董事。

在中弘股份数次夭折的重组之后,最终经过安徽国资方面的撮合,李文厚接下了中弘托管的盘子。中弘股份如何退市,退市后其债务和资产如何处置,对于在房地产和不良资产领域经营多年的李厚文,是个不小的难题。

巧的是,国厚资产于 2017 年已经启动改制上市程序,计划2018年在香港上市。也许到那时,李厚文、张永宏这两位安徽人和王永红能够在香港聚首了。

11,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的投资事件

2012年8月30日,福建省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8月16日,厦门速传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象屿钢铁供应链有限公司。 2012年5月18日,厦门象屿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江阴象屿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2012年5月9日,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象屿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2012年3月21日,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对厦门象屿发展有限公司增资4000万元,增资后,厦门象屿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5505亿元。 2012年2月23日,厦门象屿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厦门成大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增资1亿元,增资后,厦门成大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6亿元。 2012年2月21日,重庆象屿置业有限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重庆新象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2012年2月16日,厦门金利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出资设立厦门象屿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2月7日,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参股与南昌铁路局、港务集团、夏商集团、海沧投资总公司共同设立厦门前场铁路货场有限责任公司。 2011年12月15日,厦门象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增资3亿元,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为4亿元。 2011年12月12日,厦门象屿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象屿五金物流服务有限公司。 2011年12月14日,厦门速传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广州象屿速传物流有限公司。 2011年11月22日,厦门象屿发展有限公司完成与厦门大嶝对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吸收合并事宜,吸收合并后,大嶝对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主体注销,由象屿发展承接其全部资产、负债,并进行相关变更登记,变更后,象屿发展注册资本为11505万元。 2011年10月12日,上海象屿置业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象屿建设有限公司。 2011年9月22日,厦门速传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象屿速传供应链有限公司。 2011年9月14日,厦门速传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天津象屿速传物流有限公司。 2011年08月22日,厦门象屿发展有限公司增资6000万,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为1.1亿元。 2011年08月15日,象屿集团控股子公司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福建省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同时股东象屿集团对其增资4.3亿元,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为8.5984亿元,其中象屿集团持股64.34%,象屿建设集团持股1.91%。 2011年07月27日,上海宏堃置业有限公司更名为“上海象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同时股东上海象屿置业有限公司对其增资2000万元,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为8000万。 2011年07月13日,象屿集团收购厦门金利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同时象屿集团对金利卡公司增资1377万元,增资后,金利卡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 2011年07月08日,象屿集团全资子公司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厦门象屿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类型由“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期限50年,同时作为认购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的43,000万股股份的对价,股东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公司96.18%股份、股东厦门象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其持有的公司3.82%股份全部转让给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后,公司100%股份由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持有。 2011年07月06日,象屿集团出资设立厦门象屿酒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其中,集团出资1900万元,占95%,厦门象屿鹭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出资100万元,占5%。 2011年06月15日,天津象屿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增资6100万,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 2011年06月01日,广州象屿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增资9700万,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 2011年03月24日,象屿集团全资子公司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与正丰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唐山象屿正丰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其中,象屿股份出资1020万元,占51%。 2011年03月23日,象屿集团与香港耀向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厦门象屿大昌行供应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000万元,其中,集团出资1960万元,占49%。 2011年02月23日,上海闽兴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增资19610万元,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为2亿元。 2011年02月18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青岛象屿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 2011年01月04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象屿高尚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2010年12月27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重庆象屿置业有限公司。 2010年12月15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象屿重庆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11月30日,象屿集团将所持有的象屿期货46.47%股权转让给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转让后象屿集团持有51%股权。 2010年09月30日,象屿集团挂牌出让了所持有的南平裕兴50%股权。 2010年09月20日,象屿集团对象屿资产管理运营有限公司增资5亿元,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为5.15亿元。 2010年08月24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象屿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08月20日,象屿集团与张家港震宇物流仓储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象屿(张家港)有限公司,象屿集团持有55%股权。 2010年08月19日,象屿集团对象屿物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增资9500万元,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 2010年06月09日,象屿集团收购厦门大嶝对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厦门大嶝对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0月23日。 2010年05月25日,象屿集团分别对上海象屿鼎城有限公司、上海象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上海宏堃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4.1亿元、1.6亿元、2500万元,增资后,上海三家公司注册资本分别为6.48亿元、4.1亿元、6000万元。 2010年05月06日,象屿集团在厦门产权交易中心转让所持有的浙江∕福建海大的40%股权并进行挂牌,5月7日广东海大集团有限公司摘牌。 2010年04月28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香港象屿投资有限公司。 2010年01月20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象屿鼎城有限公司 2009年11月25日,象屿集团与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紫金象屿物流(龙岩)有限责任公司,象屿集团持有35%股权。 2009年09月22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象屿物流发展有限公司。 2009年09月21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象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009年05月21日,象屿集团设立厦门象屿航运有限公司。 2009年04月27日,象屿集团全资子公司厦门国际物流中心对鑫国联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单方增资1000万元,持有其77.5%股权。同年05月21日,鑫国联更名为象屿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2009年03月16日,象屿集团参股与港务集团、夏商集团、海沧投总共同设立厦门铁路物流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2009年02月28日,象屿集团设立厦门象屿典当有限公司。 2009年02月27日,象屿集团与龙岩高岭土有限公司合资设立漳州市象龙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2009年01月04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福州速传保税储运有限责任公司。 2008年12月28日,厦门象屿物流园区开发有限公司整体改制变更为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10月24日,象屿集团收购上海宏堃置业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上海宏堃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9日。 2008年09月05日,象屿集团设立厦门象屿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大嶝对台小额商品市场改扩建项目。 2008年07月23日,象屿集团收购鑫国联期货经纪有限公司70%股权。 2008年07月08日,象屿集团将持有的上海富岛房地产有限公司50%股权转让给上海同进置业有限公司。 2008年05月04日,象屿集团参股设立深圳市中南成长投资合伙企业。 2008年04月08日,象屿集团与龙岩高岭土合资设立龙岩市象龙矿业投资有限公司,象屿集团持50%的股权。 2008年04月03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象荣投资有限公司。 2008年04月03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闽台商贸有限公司。 2008年03月12日,象屿集团参股设立深圳中南成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07年11月26日,象屿集团与龙岩交通国投合资设立龙岩象屿物流园区有限公司,象屿集团持51%的股权。 2007年11月20日,11月22日,象屿集团参股与广东海大合资先后设立福建海大饲料有限公司及浙江海大饲料有限公司。 2007年09月13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象屿担保有限公司。 2007年08月28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湖南象屿置业有限公司。 2007年07月05日,象屿集团设立厦门金牛兴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象屿集团持股55%。 2007年06月25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象屿置业有限公司,对上海区域房地产项目进行集中管理经营。 2006年10月11日,厦门市政府将厦门市渔轮避风港建设有限公司划转象屿集团有限公司管理。11月份完成该公司股东变更及名称更名登记,该公司名称变更为厦门市闽台中心渔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2006年09月05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象屿物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 2006年08月09日,象屿集团挂牌出让厦门象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于1996年1月成立,2005年12月吸收合并厦门都市景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2005年12月28日,象屿集团与建发集团合资设立厦门现代码头有限公司,象屿集团持50%的股权。 2005年10月28日,象屿集团与厦门土总合资设立厦门象屿港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象屿集团持60%的股权。 2004年05月27日,象屿集团参股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04月26日,厦门速传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至8197万元,新增股份由胜狮货柜(中国)有限公司认购,增资后,象屿集团持股66.74%. 2004年03月03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晋江象屿物流园区开发有限公司。 2003年05月21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昆山锦绣蓝湾置业有限公司。 2001年12月,象屿集团对全资子公司厦门象屿集团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整体改制,发起设立厦门速传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象屿集团持69.72%股权。 2001年11月30日,象屿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厦门成大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1999年04月16日,象屿集团设立厦门新为天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1998年08月11日,象屿集团与鹭兴共同出资设立厦门金屿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03年9月18日更名为厦门象屿资产管理运营有限公司。 1997年05月27日,象屿集团全资子公司厦门象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1996年11月08日,象屿集团全资子公司厦门兴大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成立。 1996年10月31日,象屿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闽兴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成立。 1996年02月08日,象屿集团全资子公司厦门象屿宝发有限公司成立。 1995年11月28日,经厦门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12,闽系房企和它们的江湖

虎嗅注:闽系地产商们,是中国地产行业中独特的存在,他们的“激进”是出了名的,甚至被冠以“土地收割机”的帽子,房企50强榜单,闽系独占14席。那么,他们是如何崛起的?闽系地产的秘诀是什么?

本文转自公众号“地产风声(ID:fangshi488)”,作者:内幕君。

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七雄缺了哪个角儿,历史都会失色不少,中国房地产亦如是。

如果说过去的三十年,中国房地产是京沪粤三系房企统治的天下,那未来十年,一定是闽系搅局、四分天下的时代。

说起闽系,绝大多数人会想到“激进”,近年声名鹊起的闽系,倚靠的是高杠杆快速扩张路数。有个段子说,“在杭州,只要融信报名的土拍,只有请信达来。”

段子也好,事实也罢。“土地收割机”的帽子,闽系一时难摘。撇开这些固有的印象和成见,我们不得不承认,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房企50强榜单,闽系独占14席,后起之秀来势汹汹。

闽系分南派和北派,南派诞生于厦门或以厦门为主战场崛起,北派则以福州为大本营。南派代表有世茂、旭辉、建发、中骏、禹洲、宝龙、联发、国贸;北派有泰禾、阳光城、正荣、融信、融侨、福晟、金辉、三盛。

深扒历史后,内幕君谨以此文还原闽系崛起之路。

1. 萌芽

历史倒回至1950年。

新中国成立第二年的夏天,在福建泉州石狮的穷苦小村庄,一名男婴诞生了。和很多同时期出生的孩子不同,他没有被取名建国,否则,今天的南派代表世茂也许会叫世建。

许家人万万没有料到,这个了不起眼的精瘦男孩,会成为中国豪宅教父。自小就不想出人头地的许荣茂,同样想不到有一天他会站上春晚舞台,一夜成网红。

1975年前后,许荣茂初闯香港,带着从父亲那学来的中医知识,找了个药店当伙计,因为不会粤语和英文,听不懂病人的话,许荣茂没几天便放弃了,转投工厂打工。

70年代中后期的香港股市,正在经历第二轮牛市,霓虹闪烁、纸醉金迷。一次偶然的机会,许荣茂当上了证券经纪人。期间,恒指从1974年150点冲到1981年1810.2点,涨幅11倍,这一涨造就了无数暴富者,包括许荣茂。

1981年,许荣茂的金融公司赚得钵满盆满,年仅31岁的他身价已过千万。

这一年,13岁的林中和林腾蛟、15岁的黄朝阳、16岁的黄其森还在懵懂地继续着学业。

此时的欧宗洪,是穷人孩子早当家的典型,离开老家莆田的他正随兄闯荡江西,17岁的他当上了施工队的负责人,并在四年后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做路桥工程,这也为他日后踏足地产埋下铺垫。

80年代的中国大地生机盎然,祖国南端的厦门,正沐浴着特区发展的春风,国企建发、国贸、联发应运而生。

1980年,作为建发集团的核心,当时的建发房产是福建省最早与外商合资、合作开发房地产的企业之一。

1983年,联发成立,时任厦门市市长的邹尔均亲自挂帅董事长。联发集团最初以开发厂房为主,联发4号厂房的建设,缔造了当时闻名全国的湖里速度。

相较于国企的风生水起,民营房企的诞生颇有几分孤勇。

1980年,许建康结束了8年从医生涯,离开老家晋江移居澳门,走街串巷卖手袋,后来建立贸易公司、制衣厂赚得第一桶金,借以创办宝龙。

四年后,也就是1984年,他的泉州老乡黄朝阳,从泉州市南安华侨中学高中毕业,远走东北,以销售挖掘机配件为生,并在3年后创办中骏,开始制造、销售建筑机械,这时的黄朝阳还未嗅到房地产的甜味。

并不奇怪,毕竟1987年,房地产在内地刚起步不久。

在深圳,37岁的王石正带着4岁的万科正式进军房地产。经历了87股灾的许荣茂决定北上掘金。

1989年,许荣茂在兰州投了第一个地产项目——东方红商业城。

这时,从印尼回到福清不久的林文镜,与黄祖仕等以港资创办了福建冠顺房地产有限公司,融侨地产的前身。其实,无论是后来更名元洪地产,还是1996年另创融侨地产,林氏的融侨一直有着黄祖仕的影子。

黄祖仕是融侨最初十几年的核心经营人物,颇具战略眼光,融侨至今沿用的“为居者着想,为后代留鉴”的口号便出自他。可以说,是他将"融侨"塑造成福建曾经最知名的地产品牌。

这个元老级的人物,却在2004年当打之年离开了融侨。对于他的离职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他在融侨的明星效应掩盖了林氏家族应有的地位,有人说是融侨高层不满他引入兄弟,借用融侨品牌开发重庆项目,有人说是由于他反对投资江阴码头……

星光变换,没有哪一颗星可以永远璀璨。

总之,80年代,在春风的吹拂下,一切才刚刚萌芽。

2. 启程

历史跃入九十年代,每一年都充斥着传奇的色彩。

1990年,刘欢和韦唯唱红了亚洲雄风,中国迎来亚运会,这也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国际性体育大赛。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一句句歌词,像是时代在酝酿强音。

1991年,万科A以14.58元的价格挂牌深交所,代码0002,首支地产股诞生。

1992年,邓老南巡就像一场及时雨、一颗定心丸,全国经济掀起新一轮发展浪潮,与大洋彼岸房价开始暴跌的日本相反,中国内地房地产业急剧升温。

在闽系南派房企大本营厦门,房价从1991年的1000元飙升到1993年的4000元每平,仅仅在92年,厦门新增100多家开发商,足见当时的地产行业如日方升。

但这一时期厦门的开发主体以大型国企、外商为主,民营房企尚在襁褓之中。

1993年,地产商们还在隔江嗨唱,没有人意识到危险正在逼近。这阶段,无论是风暴中心的海南,还是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都迎来了巅峰时刻。房价、房企数量、投资额、商品销售额都刷新了记录。为挤出泡沫、防止过热,国十六条横空出世,给当时一路高歌的房地产行业当头棒喝。

这一轮调控直接导致海口1.3万家房地产公司倒闭了95%,引发坏账800亿元。

历史的舞台,有人在退出,有人在进入。

受邓老南巡影响,两年内公务员“下海经商”多达12万人,闽系房企中就有两位。

1993年,潘伟明辞去了广东从化镇长职务,拉着同属公职的大哥潘超文创办了云星地产。6个员工、一辆“五十铃”农用车、一辆摩托车,以及一部时值3.6万元的“大哥大”,便是当时云星的所有“家当”。2003年,潘伟明独闯福州,创办福晟,这个由广东人开办的房企才被打上闽系烙印。

同样下海经商的还有林龙安。1994年年末,三十而立的林龙安从厦门财政系统离职,创立禹洲地产,随即在厦门开发第一个楼盘禹洲新村,赚得第一桶金。

同在厦门的林中着手创办了旭辉的前身永升旭日,26岁的他由中介摇身一变成为开发商。

此时,黄朝阳把中骏总部由泉州迁到厦门已有4年,看到了地产春天的他跃跃欲试。

到了1996年,这一年应该被视为闽系房企的发端年,当今主流闽系房企有一半在这一年诞生。

酝酿许久的黄朝阳终于在这一年踏进地产,成立中骏置业。这期间,不断有人劝他去开ktv,去开矿。好在黄老板不为所动,才有今天的中骏。

30岁的林定强在福州闽清创办了金辉,并在多年后与同出自闽清的融侨上演了一段珠联璧合的故事。

联发,决定把触角伸向房地产开发。

新加坡留学归来不久的林腾蛟,在厦门开发了首个地产项目“阳鸿新城”。

31岁的黄其森从福建建行离职,组建泰禾。

欧宗荣收获一块南昌政府抵工程款划拨的地皮,阴差阳错进入到地产行业。此时,欧宗荣的弟弟、融信掌门人欧宗洪还在路桥领域埋头苦干。

地产是香饽饽已成闽企共识,有点财力的个人、企业都在争先进入,包括赖昌星。他也在1996年涉足地产,成立厦门远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后来据查,“远华”涉案土地多达200多万平米,占据厦门市各个黄金地段。

快人一步的世茂和融侨,此时已是地产老江湖,开发了各自早年的代表作。融侨在福州开发了元洪购物广场、元洪锦江、融侨1区等多个地标项目。

世茂在1995年进京后,5年内投资超40亿,连开亚运花园、华澳中心、紫竹花园、御景园等高档项目,独占当时北京1/3以上的高档住宅市场。亚运花园一度成为京城名盘风向标。

有趣的是,世茂的楼盘名满京城,但低调的许荣茂始终鲜为人知。甚至在2001年,以60亿元身家首次进入《福布斯》排行榜前5位时,他一反常人作为,致函《福布斯》表示拒绝登载自己的名字。

1998年,中国房地产的分水岭。取消福利分房后,中国开始进入商品房时代。正是这波改革的浪潮,让闽系房企能够顺应潮流,从此迈入发展的快车道。

那一年的7月28日,建发房地产集团成立,地产业务从集团剥离,打造钻石人生的口号响彻鹭岛,厦门人买房首选建发。直到今天,建发在厦门仍然是一块金字招牌,建发二字被视为品质的代名词。

在福州,欧宗荣忙着整合分布于福建、江西等地的8家企业,成立正荣集团。30岁的黄仙枝意识到房地产将有一番大作为,毅然从一家大型企业投融资岗跳槽到正荣,一入侯门深似海,这一跳就是20年,黄仙枝早已从普通小职员跃至正荣集团总裁。

如他自己所言,地产这个行业造就了一批企业、一批人,他不过是其中的一位幸运者罢了。

3. 风起

跨入新世纪,闽系房企真正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时代,第一个传奇的十年。这一次,得从陆家嘴说起。

2000年的陆家嘴旁,一个叫“世茂滨江花园”的楼盘预售时引发排队争购,这在当年的上海算是新鲜事。2001年,滨江花园请来梁朝伟代言,面向全球发售,首次开盘便冠销上海。从此,世茂在上海滩一战成名,滨江花园被视为陆家嘴豪宅的标志。

这种沿江、海、湖,依水而建的滨江模式后来也被众房企争先效仿,一度成为高端住宅的代名词。

然而,当年许荣茂选择南下的时候,外界以及他的儿子许世坛都十分不解。1999年的上海楼市依旧低迷,现在不是一个好的进入时机。

直到一年后,以恒源祥闻名沪上的老牌商业股上海万象,突然宣布第一大股东易主,而这个新股东就是许荣茂的上海世茂投资,随后上海万象更名为“世茂股份”,这时,外界才认识到许荣茂在资本界的长袖善舞和投资眼光。

当年,美国为中国加入WTO签署协议,许荣茂知道中国加入WTO势在必得,上海将会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成为国际大都会。

他看中占地14万平的黄金地盘万象广场,这块地方原来设计40层,6年只建了地下3层,标准的烂尾楼,力排众议的他建起了333米的世茂国际广场,时至今日仍然是上海地标建筑之一,十里南京路的繁华尽收眼底。

蛰伏鹭岛6年的林中决定北上,有人说林中当初是受了曾经复星四剑客之一范伟的影响才来到上海。

无论是世茂的深谋远虑还是旭辉的阴差阳错,他们无疑是闽系布局全国的试探者和先行者。

后知后觉的欧宗洪终于在这一年踏入地产,成立了莆田市交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当时莆田市中心第一高楼“观桥御景”,被莆田市民惊呼“天价”。在周边房价不到500元/平方米的时候,“观桥御景”卖到了1400元/平方米。

2002年,联发也走出厦门,西去桂林。对一个地方国企而言,离开庇护地出去闯荡实属不易。当时的厦门,除了建发、国贸、特房、海投、东区开发等一众本土国企开发商觊觎有限的土地外,还有禹洲、中骏、明发、新景地、源昌等实力民企虎视眈眈。走出去是迟早的事,也是正确的事。

这时候,大部分的闽系房企还在福建积累资本,泰禾作为北派吃螃蟹者决定进发北京,随后开发了“运河岸上的院子”,后更名中国院子。拿地时黄其森自信地说:“我们要打造中国第一豪宅别墅!”

后来,他做到了。这个院子系的开篇之作让泰禾在京城一炮而红,创造了全盘货值从6个亿上涨到80个亿的价值传奇。

2003年,闽系先头部队开始布局南京。当时给南京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三家:世茂、明发,以及后来的融侨+金辉联合体。

世茂豪掷18亿斩获下关宝善地块,滨江模式得以再次复刻。另一家闽系房企明发,则以极便宜的地价,不声不响地在桥北拿下1600余亩地,开发180万方的明发滨江新城。曾经风光无限的明发,如今走到了面临退市摘牌的窘境,令人不胜嘘唏。

意识到在莆田小打小闹难成气候,欧宗洪拍马北上,在福州创办融信地产,与其兄欧宗荣聚首榕城。

2004年,阳光城也走出福建,在上海着手建设酒店与地产嫁接的天骄大厦。同样在上海,林中的永升旭日正式更名为旭辉集团,定下了“不捂盘、高周转、高去化”的全国化布局战略。

有着福州地产黄埔军校校长之称、融侨创始人之一的黄祖仕退出融侨,并在重庆重组融汇集团,随他离开的还有一大批融侨的管理人才。

黄祖仕的离开使融侨顿时陷入僵局,人才匮乏、战略不清。要知道,融侨开创15年来,黄祖仕是最核心的操盘手,是他力促融侨企业品牌、产品研发、营销方面在福建遥遥领先。

就在林氏一筹莫展之时,同样来自闽清的金辉进入了融侨高层的视野。林文镜看中了金辉扩张的能力、开发项目的速度和盈利能力,而林定强则看中了融侨的品牌、资金实力、资源优势和平台,两者一拍即合。

2005年,金辉董事长林定强出任融侨执行总裁,双方以股权置换的方式开始了战略合作。合并后,融侨金辉的项目扩张由金辉团队主导,融侨输出品牌。

由于不接受新股东金辉的理念,2006年融侨大批员工集体辞职,有员工表示,“当时我们就知道我们的‘融侨’品牌已不复存在了,从此‘融侨’只是一群地产暴发户杀鸡取卵的牟利工具。”

在商人的世界里,做生意当然是为了赚钱。

此后,金辉挥舞着融侨的旗号,项目开始大卖。而融侨也借助金辉的扩张能力开始了全国化布局。2009年,融侨金辉已经布局了全国11城,跻身百亿行列,并将总部搬到北京。

就在大家觉得强强联合不可限量之时,融侨和金辉却宣布分手,蜜月期终结在第五年。这段陈年往事,外界知之甚少,两家日后也闭口不谈。

诚如古人所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融侨金辉全国扩张之际,禹洲也开始外拓,2006年首次将目光投向长三角,入主合肥。此时的北派房企,阳光城、泰禾虽已走出,但主战场仍在福州,大部队与正荣、融信、福晟围剿省会。

2007年9月11日,是一个令欧宗洪终生难忘的日子。那一天,福州市土地拍卖市场大厅内人满为患,200多家地产商齐聚一堂,走道上水泄不通,大厅里烟雾缭绕。

在福州还名不见经传的融信,以每平9953元的楼面价斩获福州原玻璃厂、保温瓶厂地块,刷新了福州地块单价记录。一人独得两地块,拍下地王,欧宗洪一役成名,但需为此支付15.5亿元。

对于酷爱打80分的欧宗洪来说,这一次出牌显然时运不济。你手里有对子,别人却一手天牌。

拿地不到20天,央行出台房贷新政——第二套房首付提高至四成、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提高一成,严厉打击炒房行为。效果立竿见影,10月,福州商品房交易量环比下降50%。

形势急转直下,欧宗洪只好丢车保帅,损失7000万元保证金,于2008年2月退了这块地。如此过山车一役,也让福州地产界认识了一身是胆的融信。

2008年,18年前唱亚洲雄风的刘欢成了胖刘欢。在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中金融危机弥漫全球。中国的房地产应声跌落,深圳房价腰斩,厦门房价跌了30%。为了扛住资金链,万科、金地等全国性房企带头降价,闽系房企同样在寒夜中等待曙光。

2009年,4万亿掷地有声,柳暗花明又一村。房价开始了新一轮的暴涨,熬过08年的房企看见的不是曙光,而是一轮旭日。两年内,宝龙、禹洲、中骏、泰禾、明发纷纷上市。

这十年是中国地产的黄金时代,也是闽系房企的传奇十年。

4. 惊雷

2010年,亚运会时隔20年再次回到中国。地产江湖,也出现了奖牌榜一样的排名榜,研究机构发现,每年给房企销售额排排名,就能从这些地主身上大把捞钱,何乐不为?

于是,销售金额、土地储备货值、综合实力、品牌价值等排行榜层出不穷。

榜单,像天使也像恶魔。通过一纸数据,房企摸清了自己的江湖地位,也背负了空前的焦虑,领头羊担心被取代,尾随者担心被甩得更远……

1026亿,这个数字值得被地产界记住。2010年的万科一骑绝尘,凭借年销1026亿成为国内首家年销超千亿的房企。世茂269亿排行14,是唯一进入Top20的闽系。

一年之后 ,世茂在销售榜上又进一步,凭借315亿第一次挤进前10。融侨与金辉虽已解体一年,但扩张带来的威力还在,凭借185个亿的销售额,融侨杀到19位。

2012年,破百亿的房企超过50家,包括闽系中的世茂、融侨、建发、旭辉。

闽系的迅速崛起,始于2013年。

这一年,欧宗荣和欧宗洪两兄弟都想着进军最繁荣的一线城市,欧宗洪同时派出两支队伍,分赴北京和上海,要求“两地必取其一”。

终于,通过内部牵线,融信在上海联合绿地拿了第一块地,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半年内在上海连斩6个项目。壕气冲天的正荣更是一口气拿下5个项目,阳光城也在同年拿项目跟进布局。

其实,阳光城在2012年就已把总部搬到上海,并且在地产挖掘机林腾蛟的努力下,崛起之迅速猛过闽系同僚。

当时,他挖来时任龙湖运营总经理的陈凯,并果敢任其为总裁。仅仅两年,阳光城实现了23亿到220亿的10倍增长。此后,林老板的挖掘机越开越猛,万科重臣张海民、碧桂园顶梁柱双斌…地产界的角们接踵而至。

除了魔都,“房价四小龙”之首的南京,也在2013年成为闽系重仓的城市。先是正荣斥资67.4亿连下三幅高价地块,紧接着,禹洲将城南赛虹桥“地王”收入囊中。不久后,旭辉、泰禾也挥师金陵。

说起泰禾,黄院长从北京首个院子大获成功后,便一直张罗着四处造院子,挥师金陵后也不例外,11万元每平的南京院子,轻松捅破南京顶豪天花板。成龙、冯小刚、王刚、章子怡、范冰冰、孙红雷等都成了黄院长的座上宾。

不过话说回来,在遍地是罗马小镇、托斯卡那、加州水岸的崇洋、伪洋地产界,建筑系出身的黄院长确实凿出了一股清流。

2014年,房企变革成为一个时髦话题,虽然多元化和转型成为共识,但大家的表现都很实诚——卖房不能慢。

万科迅速迈上2000亿台阶。这一年,销售额突破110个亿的房企已达70家。闽系中,除了稳得一匹的世茂,阳光城、旭辉、融信、泰禾、正荣在全国扩张下纷纷挺进50强。

到了2015年,关于闽企激进的声音甚嚣尘上。因为在这一年的销售榜单中,30强里闽系占了6席,分别是世茂、泰禾、旭辉、正荣、阳光城、融信,并且销售额都破了300亿。

如果这点小成绩就能唬住业界,那闽系就不是那个爱拼才会赢的闽系。

2016年8月17日早上,两万公里外的巴西奥运赛场,女排四分之一决赛剧烈上演。对阵双方,一支是两届奥运冠军得主、小组赛全胜志在卫冕的东道主巴西,一支是小组赛战况不佳、胜少负多垫底出线的中国。要么晋级、要么回家,退无可退的中国女排在绝境中力拼东道主,迎着全场2万名巴西球迷的嘘声,她们鏖战五局上演惊天逆转,亿万国人为之热血沸腾。

这一天注定不平凡,对中国地产界也是。一天内,上海轰出三块地王,楼面价14.3万元每平更是创下史上最贵单价地王的记录,更令人膛目结舌的是,这些地王的制造者均是闽系。

上午,经过400多轮争夺,融信击败万科、保利、华润、恒大等18家房企,以110.1亿元拿下上海静安中兴地块,14.3万每平创下最贵单价地王纪录;下午,中骏以总价6亿,溢价率165%,斩获青浦区徐泾镇徐南路北侧地块,楼面价4.5万每平;建发联合中粮、首开以67.9亿竞得宝山区顾村地块,楼面价5.37万每平。

这三块地都刷新了所在区域的最高单价,妥妥的地王。

和9年前初出茅庐拿下福州地王不同,此时的欧宗洪和融信已今非昔比。把总部搬到上海后,欧宗洪左手忙着融资,右手忙着拿地,半年之内在杭州连下6个项目。

融信的抢眼表现也只是闽系房企的缩影,这个“土地收割机”军团在2016年和2017年,斥资超4000亿在招拍挂市场攻城略地。

除此之外,收并购战场也不乏闽系黑马。销售额400亿的福晟,却在土地市场出手阔绰、挥金如土,2017年猎获土地1786.9万平,货值3199亿元,排在全国房企第7位。

操作如此之猛,得益于潘伟明成立了一支专门拿地,有着300多人规模的飞虎队,两年拿了80几个项目,可见扩张之神勇、追求规模之心切,也难免要面临步子扯得太大的质疑。

对于房企而言,土地是粮食更是弹药,要活下去手中就得有粮。有了充足的土储,闽系在进击的路上才能步履不停。

2018年5月,福晟以29个亿接过海航上海前滩项目,这让已经集结了世茂、旭辉、正荣、融信、阳光城、禹洲、中骏、宝龙、建发的上海滩,又增加了一丝福建味。不出所料的话,2018年闽系千亿房企将突破历史,达到6家。

如今,面对新一轮地产调控洪流,谁会成为时代的出局者,谁会成为创造者?也许,只有时间会替敢拼、爱闯的闽系回答这个问题。

许文强与丁力第一次合作失败后,逃命时说:“在上海就是这样,一夜之间什么都有,但一夜之间也可以什么都没有。”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虎Cares

年轻人最大的缺点,就是缺点钱

解决不了贫困,就先解决困

「虎Cares X 自如」品牌联名

「易睡品」全棉T恤

祝你在任何尴尬无趣烦心无助的职场灾难里一秒入睡

¥99最后少量发售中,入睡请赶早

文章TAG:上海象屿置业有限公司象屿集团是央企吗上海象屿置业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