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富阳融媒中心建在哪里,微融媒体中心建设推进工作现场会召开

富阳融媒中心建在哪里,微融媒体中心建设推进工作现场会召开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4 16:06:32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而县级媒体融合中心就是要在县域这一层次考虑上述媒体融合问题。可见,县级融媒体中心肯定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平台(生产平台)建设工作,而至少是一个持续的运营服务中心的建设发展工作。第二,从新时代治国理政新平台建设的角度考虑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中央之所以对于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我国34个省级、334个地级、2850个县级行政区中,县级区域人口占75%,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下沉,县域人口正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主体,中央希望通过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将主流媒体的声音更好地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并通过融媒体中心可能的信息服务等业务拓展与创新,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按照台网协作专委会秘书长曾会明的理解,所谓“引导群众”就是发挥媒体的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巩固、加强宣传舆论阵地,提升基层政府的执政与管理能力。这是媒体的社会效益或者说“外部效应”;所谓“服务群众”就是政府执政与管理的目标,这同时也是县级广电在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市场机遇,是融媒体中心作为公众媒体,利用新兴技术与“智慧城市”及各行各业紧密连接后可以达到的经济效益。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除了考虑传媒资源的整合,还需要考虑与县级政务资源紧密结合,以“新闻 智慧城市”的业务形态,促成“新闻舆论 政务服务”的新型治理平台;进一步,县级融合媒体中心还可能与旅游、教育、医疗等行业服务相结合,在满足用户本地新闻资讯获取与交流需求的同时,也尽量满足其获取本地民生服务、电子政务、文化娱乐服务等方面的需求。

简而言之,媒体融合不单单是广播电视等媒体行业转型发展的问题,它已经上升到关乎新时代治国理政新平台建设的高度,同时也是广电作为本地化媒体机构的重要发展机遇。第三,县市级融媒体技术平台作为区域性媒体专属云,不仅需要在现有架构下确定建设标准与规范,更要逐渐摸索跨域的业务协作,包括电子政务接口和智慧城市各类接口,以及与外部互联网新媒体的对接协作。

县级融媒体中心潮流导致跨地域的媒体融合技术平台不断涌现,其技术实质是传媒领域“区域专属云 私有云”,即省级机构融媒体平台作为行业专属云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对接。但县市级融媒体技术平台即区域性媒体专属云的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项目工作,其建设权不应该成为各方争夺的”唐僧肉”,而是事关媒体资源与政务的汇聚集中、提升县域治理的关键。

低成本建设融媒体中心是否真的可行?

融媒体中心事业编有前途吗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融媒体,“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要做好融媒体既需要平台、有经验的各种媒体人的整合,各种技术和渠道、也需要大量数据支撑等把所有的融为一体。

融媒体中心建设搞得好的有哪些地方?

从去年以来,我国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非常迅速,成功的案例也不少,但是我最看好的是江苏省邳州市融媒体中心、浙江省长兴县融媒体中心(长兴传媒集团)。现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如下:一、邳州融媒体中心江苏省邳州市融媒体中心,是2018年10月26日挂牌成立的,简称“银杏融媒”,是江苏省第一个成立的县级融媒体中心,被称为“邳州模式”。

2019年5月12日,《银杏融媒》一书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我国关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第一本专著。“银杏融媒”建设和发展的思路是根、干、枝、叶,也就是以强化发展为根,以融合聚力为干,以深耕本土为枝,以造血功能为叶。目前,“银杏融媒”已经构建了“两台一报一网、三微一端多平台”九位一体的传播矩阵,实现了300万级的用户覆盖。

二、长兴融媒体中心浙江省长兴县融媒体中心,又名长兴传媒集团。它是从2011年以来,经过8年时间的投入与改革,陆续建设的。2016年,长兴传媒被评为全国广电媒体融合创新案例20佳,也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媒体。如今的长兴传媒集团,是由长兴广播电视台、长兴宣传信息中心、县委报道组,“中国长兴”政府门户网站(新闻板块)构建而成的,包括三个电视频道、两个广播频率、一份报纸、两个网站、两微一端,用户规模达65万人,另外还有数字电视网络公司、大数据公司。

集团现有在职人员400多人,其中80后280多人,集团在职人员平均年龄35岁,是一支年轻有为的队伍。集团的总体框架是在党委领导下的董事会、经委会、编委会。2016年起集团年总收入开始超过2亿元。这两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地处江浙,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建设成果,是因为经济实力雄厚,人们思想解放。这两个县级融媒体中心是我们学习的样板。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面临哪些问题?如何破解?

我经历过融媒体建设这个问题,根据我的经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面临的问题和破解方法有如下几点。资金问题建设一个融媒体中心首先面临的就是资金问题,资金从哪里来,是政府财政拨款还是自筹呢?到底投入多少资金合适呢?这个问题必须首先要落实下来,这样后续建设的工作才能开展下去。县级融媒体建设想要建设好,我觉得最少应该投入几百万。

这么多的钱,我想自筹难度很大,政府财政拨款最合适。思想问题很多县级媒体领导传统思维模式还没有变过来,以传统思维去建设融媒体中心,那么建设起来的还是融媒体中心嘛。如果没有融媒体思维,建设出来的可能只是个花架子,起不了多大作用。想要解决好思想问题,那就要去考察做的好的示范性县级融媒体中心,详细了解别人是如何建设的,了解到底什么是融媒体中心,作用是什么,怎样运作。

这些问题了解清楚后,建设起来的融媒体中心才是真正的融媒体中心。人才问题融媒体中心建设,那就需要一批全媒体人才去运作,人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以后你的融媒体中心是否能发挥出作用。人才从哪里来,怎样招进来就是个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的方式就是,先培养内部人员,让他们去别的先进的融媒体中心学习培训,再就是通过社会招聘招收一批全媒体人才。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组建对原来的媒体有什么影响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会使原来的媒体实现一次涅槃新生,构建成统一的互联网站。主要改变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统一的传媒矩阵。在县级,原先的广播电视台、报纸等传统媒体,是两个独立运行的媒体单位,同时,这两个单位一般都有网站、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帐号,另外,还有县新闻中心(主要从事外宣工作),还有县政府网站、政府发布类微信微博,等,总计有近20个。

县级融媒体中心就是要把上面所讲的各种类型的媒体整合到一块儿,构建以一个手机客户端为先导,以一个广播频率、一个电视频道、一份报纸、一个网站、一个微信公众号、一个微博帐号相互配合的媒体矩阵,统一进行新闻信息发布。如江苏省邳州市融媒体中心构建了“两台一报一网、三微一端多平台”九位一体的传播矩阵2.压减传统媒体。

原先的广播电视台和报社两家法人单位在县级机构改革中取消。原先的县级广播电视台一般都有2至4个频道,县级融媒体中心建成后只运作一个频道了,广播也只保留一个频率了,报纸要压减版面、印刷期数和每期印数。总的思路是去产能。3.集中办好新媒体。县级新媒体数量多而杂乱,融媒体中心建成后,将进行功能整合,减少数量,然后大力开发“媒体 ”的各类功能,强化新媒体的服务性。

按照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的要求,县级融媒体中心将主要构建媒体加党建,加政务,加民生,加教育,加文化五大服务版块。4.构建中央数据平台。这个数据平台主要采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开展内容的线索汇聚、生产调度、新闻策划、生产加工、审核分发。县级融媒体中心可能要有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人力集中在这个平台上,其中,记者不论有多少人都会集中到这里。

5.突出引导和服务。县级融媒体中心将彻底改变过去侧重于做政务新闻的官方姿态,而把信息传播和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舆论引导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使内容选择、内容采取的形式、传播的模式发生质的变化。同时构建基层综合信息枢纽,把触摸屏建到每一个社区、村、工厂、机关、学校、大型楼宇、电梯以及每一个公共场所,比如报纸将主要在触摸屏上显示,每一个注册用户都可以随时通过触摸屏、手机向县级融媒体中心中央数据平台发布图文和视音频。

文章TAG:融媒微融现场会富阳中心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