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 > 问答 > 管理经验 > 吉林市腰屯有什么部队,东北抗联第十一军的建立与发展

吉林市腰屯有什么部队,东北抗联第十一军的建立与发展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27 02:06:32 编辑:管理知识 手机版

在我们翻看地图时会发现,吉林省有一个叫吉林市的地级市,,相比省会长春市,吉林市存在感实在不高,这不免让人生疑:吉林市和吉林什么特别的关系?△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众所周知,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但在东北地区的古代历史中,古吉林市地区作为松花江流域的重镇,早在西汉时期就成为古扶余国的国都,在此后的很长时间内都是该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野战军是什么部队?

野战军是什么部队

野战军是野战部队的简称,狭义的野战军指的是中国陆军。广义的野战军指的是陆、海、空、火箭军等用于直接作战的部队,这个是相对于省军区系统的民兵预备役而言的,省军区系统管辖的民兵预备役部队又叫做后备军。我国之所以有野战军、野战部队的说法,主要来源于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有四大野战军,彭德怀指挥的第一野战军(西北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第二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粟裕指挥的第三野战军(华东野战军),林彪指挥的第四野战军(东北野战军)。

四大野战军是解放军的几乎全部主力部队,战斗力极强,功勋彪炳史册。重点要提的是第四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勇猛无敌,是一支兵力最强悍、武器最精良、战将最齐备的铁血雄师。解放战争中,四野在林彪、罗荣桓、萧劲光、黄克诚、邓华、谭政、刘亚楼、李天佑、陈伯钧、洪学智等一批被称为“猛将”、“怪才”的率领下,从零下40度严寒的白山黑水,一直打到40摄氏度酷暑的海角天涯,先后转战东北、华北、华中、华南战场,并在三大战役胜利后经历一系列大规模的血战、硬仗,纵横驰骋于14个省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特殊功勋。

当时的野战军,不是现在的军级单位,而是相当于大军区战役级作战集团,比如当时的第四野战军下辖4个兵团12个集团军。从此之后,中国老百姓就把能打仗的作战部队叫做野战军。中国军队经过多次改革,作战部队早就变成陆海空合成部队了,但是野战军依旧在老百姓心目中口口相传,既是纪念当年强悍无敌的四大主力野战军,也是对现在作战部队的一种希望和寄托。

吉林省著名的抗联将军都有哪些

吉林省著名的抗联将军都有哪些

吉林省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东北的主战场之一,涌现出了大批的爱国将军,其中以抗联将军的悲壮和英雄至今感动着我们世人。小编作为一个吉林人,今天就给你介绍下在吉林省抗日著名抗联将军们,以告慰他们泉下英灵!夏云杰(1903—1936)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军长夏云杰领导的队伍是活跃在松花江下游地区的一支抗日劲旅,他英勇善战,足智多谋,是名震四方的抗日名将,夏云杰和他的战友们为了民族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开辟创建了汤原抗日根据地和下江辽阔的抗日游击区,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德泰(1907—1936)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王德泰领导的抗日游击队被中共东满特委称赞为“党领导下的最可宝贵的模范队”。王德泰不仅是东北抗日将领中的一员虎将,而且在战斗中逐渐锻炼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指挥员。1936年9月,王德泰指挥两个连的兵力,与敌展开浴血奋战,保卫了奶头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当地居民把奶头屯东北的无名山称为“王德泰山”,称王德泰为“东满一只虎”。陈荣久(1904—1937) 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军长兼第一师师长1933年5月,根据中共满洲省委和吉东局的指示,陈荣久随抗日救国游击军转赴密山地区活动,曾参加和指挥队伍与敌人进行多次战斗,冲锋陷阵,不怕危险,带领部队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被群众称颂为“魁梧将军”。

1937年春,敌人对游击区和抗联第七军进行春季“讨伐”,陈荣久在腹背受敌、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负伤不下火线,指挥队伍突围出来。然而,在掩护大队转移途中,陈荣久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张甲洲(1906—1937) 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副军长1932年春,经党中央批准,张甲洲率黑龙江籍的6名同学回到老家巴彦,经过精心筹划,创建了东北第一支人民武装——巴彦抗日游击队。

1937年6月28日,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书记冯仲云在帽儿山主持召开执委扩大会议,决定将独立师改编为抗联11军,原师长祁致中任军长,调张甲洲任副军长。8月28日傍晚时分,张甲洲不幸被伪军乱枪射倒,中弹后因伤势过重牺牲。李学福(1902—1937) 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军长李学福灵活运用战略战术,指挥部队出其不意打击敌人。

文章TAG:腰屯抗联吉林市东北部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