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问答 > 游戏经验 > 罗宪怎么不救蜀国,蜀国最终投降魏国

罗宪怎么不救蜀国,蜀国最终投降魏国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21 16:36:10 编辑:游戏知识 手机版

吴国与蜀国是盟友,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冷。蜀国大难临头,吴国必须要出兵相救,救蜀国等于救自己,这个觉悟,吴国皇帝孙休还是有的。问题是如何解救呢?孙休想到“围魏救赵”的计策,派出两支军队,一支由大将军丁奉指挥,重点进攻魏国重镇寿春;另一支由将军丁封、孙异指挥,进攻位于陕西南部、汉水上游的勉中。我们必须说,吴军的救援行动很不给力。

没错,兵法上有“围魏救赵”的计策,核心是要攻敌所必救,迫使敌人回师救援。但孙休的这两支部队能否达到调动敌人的目的呢?根本不可能。首先,攻击的目标并不是魏国心脏,寿春虽是军事重镇,但远不及洛阳、长安等核心城市重要;其次,吴军的攻坚力量并不强大,以前多次进攻魏国都无功而返,魏军以逸击劳,根本无须征蜀部队回师。

东吴军队出师不到一个月,便传来蜀国灭亡的消息,孙休只得诏令丁奉等人班师回国。东吴没有全力救援蜀国,有两个原因:第一,东吴发生了内乱;第二,未能预见蜀国会灭亡。第二,交趾的叛乱,对吴军援蜀是一大牵制与魏国发兵伐蜀几乎同时,吴国的南方,爆发了大规模的暴乱。交趾郡在现今越南北部一带,偏处一方,山高皇帝远。交趾太守孙谞以权谋私,专干贪赃枉法之事,为人凶残暴虐,百姓不胜其苦。

民众的怨言也传到皇帝孙休耳中,他派钦差大臣邓荀前往察查。孙谞担心丢了乌纱帽,一面贿赂邓荀,一面搞来三十只孔雀,打算送往京师,以博取皇帝开心。民众本想盼着皇帝钦差能办孙谞的罪,岂料却沆瀣一气,这官场如此黑暗,光明何时才能到来。既然皇帝的钦差办不了孙谞,看来世上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创幸福的生活,只能靠自己了。

公元263年农历五月,交趾郡吏吕兴等人发动起义,杀死孙谞与邓荀,同时向魏国求援,请求魏国政府派来新的太守与军队。交趾的暴动,得到临近九真郡、日南郡的积极响应,东吴政府对西南诸郡的统治显然已经动摇。与交趾民变同一个月,魏国出动大军伐蜀。对东吴政府来说,屋漏偏逢连夜雨,交趾的叛乱,严重牵制吴军援蜀。事实上,这场交趾之乱整整持续了8年之久,最后东吴动用超过十万的大军,才把交趾之乱镇压下去。

第三,东吴对蜀国灭亡的结果始料不及我们说东吴对蜀国救援不力,很大程度上是事后诸葛亮的看法。在当时,几乎没有人能预料到蜀国会灭亡。魏、蜀、吴三国的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次伐蜀,与以往不会有多大区别,打两下就会班师回朝了。自三国鼎立以来,三国之间类似这样的征伐,已经不下数十次之多了。当司马昭提出伐蜀计划时,魏国朝臣们多数持反对意见,纷纷用以往的失败例子来劝谏。

甚至连后来立下灭蜀第一功的邓艾也反对伐蜀,他认为蜀国内部比较安定,自杨仪、魏延之争后,没有过军事政变或叛乱,敌人无机可乘,不应当大举用兵。他一再上书,坚持反对伐蜀。司马昭只得派主簿师纂去给邓艾做思想工作,邓艾最后没办法,勉强同意。魏国内部如此,蜀国又如何呢?在得悉魏师大举入侵的消息时,蜀国建宁太守霍弋自告奋勇,要求北上增援。

东汉三国时期,如果蜀国要排出十二虎臣,该怎么排?为什么?

在正史里,十二虎臣指的是东吴的程普、黄盖等十二员虎将,但是不包括周瑜这样以统帅为主的武将,如果在蜀汉里排,那么也要参考东吴的标准来衡量。首先看蜀汉的五虎将,五虎将里张飞、黄忠、赵云肯定可以入选十二虎臣。关羽后来坐镇荆州,其实已经是偏统帅了,不过当年他也是一位冲锋陷阵的猛将,所以个人意见可以入选。而马超本来是一镇诸侯,后来归降刘备已经很少带兵,基本是一个虚衔在成都养老,所以个人觉得他不能算。

所以五虎将里选关羽、张飞、黄忠、赵云四人。第五人是魏延。根据《三国志》记载,魏延“勇猛过人”,在蜀汉后期是将军里第一任,而且在实战中有击败魏国名将郭淮的战绩,可以算十二虎臣之一。第六个是吴懿。吴懿在几次北伐时表现活跃。在阳溪一战时,吴懿和魏延击败魏将费曜、郭淮。所以他也可以算十二虎臣之一。第七个陈到。

陈到在《三国演义》里名声不显,《三国志》里记载也不多,不过一句“名位常亚赵云,俱以忠勇称”就足够了,所以也算一个。第八个是霍峻。霍峻在刘备起兵攻打刘备时,率数百人镇守葭萌城。张鲁派人利诱,霍峻不受收买。刘璋部将扶禁、向存等人率万余大军围攻葭萌。霍俊守城一年没有失守,而且还趁扶禁等人松懈时主动出击,大破敌军。

文章TAG:蜀国罗宪不救魏国投降

最近更新